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天门湖居委会坚持党建引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改革创新,推进社区“微改造、微更新、微治理”,组织发动党员站出来、部门沉下来、群众动起来,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提升社区协同合力、居民参与动力、社区治理能力,用治理成效换居民幸福感。
“微改造”菜地变花园,焕发新活力
种菜、圈地、搭棚、围篱笆……,长期以来,小区居民将楼前绿地圈占起来,改造成了自家的“菜园”,此举不仅破坏了小区原有绿化设计,也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紫云花园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为改善这一现状,给居民提供更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天门湖居委会针对“小菜园”进行户主排查并逐个送达清理整治通知,向居民积极宣传,耐心地动员、劝说、提醒居民自行清除菜地。菜地清理后,为了让“顽疾”治理“治标又治本”,居委会鼓励辖区居民、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参与到种花行动中,在清理干净的菜地和荒地上种上鲜花、撒上花籽,带动社区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行动者”。
“我们每天下楼散步,看着花花草草赏心悦目多了。”“现在我把我门前的空地也种上花花草草,平常还和邻居交流养花经验。”“小孩子们在广场玩耍,环境别提多舒适了。”“小菜地”变成“小花园”后,小区环境不仅有了质的提升,居民心里也敞亮了。
“微更新”楼梯变电梯,“梯”升幸福感
上下楼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天门湖花园小区建于2004年,居民老龄化程度日益增高,对加装电梯的意愿逐渐增强,但很多小区加装电梯难在了“第一步”、卡在了“第一里”。从现实情况看,加装电梯,低楼层住户的热情远远低于高楼层的住户,特别是一楼住户存在很多顾虑;其中,意见不统一就是加装电梯面临的最大难题。
加装电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单元内全体居民同意并签署协议书,有一户不同意就泡汤。为进一步促进电梯安装,天门湖居委会坚持“和谐”主线,调动楼栋长、热心牵头人、网格员等多方力量,上门走访,挨家挨户宣传并征集意见;并召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等相关部门参与协商,为有顾虑的居民现场答疑,以消除居民顾虑;此外,天门湖居委会做好沟通“润滑剂”,协助居民与各相关部门沟通直至签署协议书,以确保电梯顺利安装。
天门湖花园小区电梯的顺利安装,为全面加装电梯打开了新局面,目前已经协调3个单元加装电梯,其中两个单元处于设计审核阶段,一个单元已经投入使用。居住在六楼的王大妈说道“自从装上了电梯,上下楼方便多了,平常上下楼要十分钟,每次累得气喘吁吁,现在几秒钟就到了。”
“微治理”流摊变“正规军”,点亮夜经济
夜幕降临,位于天门路的小吃街开始热闹起来,流动摊档传来各式各样小吃的香气。目光所及,五颜六色的招牌,令不少过往行人驻足流连,或打包带走,或三两好友围坐在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快乐和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但是,天门路在成为锦绣社区地摊经济示范点之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摊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摊贩经营所产生的塑料垃圾袋、打包盒,筷子等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油污遍地,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摊贩所使用的液化气罐可能会发生火灾....
为了打造让食客放心,居民安心的美食街,天门湖居委会联合多方力量对天门路美食街进行综合整治,统一规范管理。首先对摊位摆放、餐余垃圾与油烟排放、液化气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制定整治计划。接着,对美食街增加垃圾桶投放并严格要求垃圾分类;对摊贩广告牌进行统一设计、制定,发放,固定摊位,分发摊位号;以“两摊位一灭火器”的原则,对摊位进行灭火器进行配置。最后,对摊位商贩进行宣教,对不配合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
一系列“组合拳”,使得这条美食特色街换了新面貌,街面美了,商业也活了。天门路一百多家美食摊,不仅让当地传统美食焕发新的活力,增强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社区注入了更多生机,让夜经济绽放新光彩。
从菜地到花园、从电梯到楼梯,从流摊到“正规军”,正是天门湖居委会党员、各部门、群众共同协力的成果。下一步,天门湖居委会将继续以多形式询人民之计,做为民之事,不断地在解决实事中积累新经验,推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为群众办理更多的实事,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