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豆腐村话能源
来源: 王顺意 2023-09-14 09:37:15 责编: 余红霞

沿休宁县屯五公路行至龙湾桥南,左拐,沿率水而下数百米,率水和颜公溪象两条巨龙游弋至此合二为一,宽广的河面东岸便是双龙村。双龙村的历史我不曾追溯,却听过“双龙八景”之说,所谓“古埠樯影”、“江渚百浪”、“泾渭同河”、“绿洲叠翠”为四水景;“蜈蚣飘旗”、“砲台雄姿”、“庙岭钟声”、“叶尖日出”为四山景。沧桑巨变,尽管有的景观已面目全非,但文脉如水源远流长。

鸟瞰龙湾  潘志超 摄

1、双龙行政村有280余户,世代务农。集体经济时,村里人起早摸黑编箬笠,十里八乡的农户因为农忙冒雨耕种之需,都要到双龙买箬笠。分田到户之后,他们认准了做豆腐作为家庭收入来源,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早年我在龙湾堤上工作,村里有我很多客户,因为家家户户做豆腐,手头宽裕了,但房前屋后砌满的柴垛,路边摆放的做豆腐物件,摩托车、三轮车只能见缝插针停放,村道狭窄,屋角逼仄,豆腐卤水横流,空气中的馊臭味让我印象深刻。

八月上旬,我又一次去双龙村,我将车子停在颜公溪桥头,怕万一在村里有个刮蹭,过了桥才发现如今的村容村貌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平整的路面不见了排水沟,除了门前停放的小轿车、面包车,根本不见柴垛的踪影。一路前行便可见停车场,左拐,沿山脚新劈了一条公路,在下村头与原先的路途衔接,避免了车子穿村而过左避右让的惶恐。

村里人制作的主要是豆腐干。我随意走进一家豆腐坊,婆媳二人正相向站着快速往模具中填白豆腐坯,然后将整板的豆腐垒在电压榨机下面,等待通电压榨。只需三言两语,我们就熟络起来。男人龙华是我村里的女婿,正忙着挑豆腐衣。大功率的电扇对着一只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缸吹着,缸里的豆浆表层不一会就泛起了“涟漪”,他拿一根竹竿插进缸内,一挑,一张半圆形的豆腐衣就成了,将竹竿的一头横插在事先准备好的木孔里,晾在一旁。我看了一会,好奇地问:不用烧锅吗?龙华说:烧着呢,锅炉里有蒸汽。我这才发现:一根管子从一台大型的机器上连接伸进塑胶的白色大缸内,缸里的豆浆就不紧不慢地冒着热气。见我有些疑惑,龙华介绍说:这是锅炉,可以用燃气烧,用电烧。我说:不用烧柴了?他笑了:早就不烧柴了,烧柴费时费力,那些年烧煤,前几年“煤改气”,接着又“煤改电”了。“煤改气”?“煤改电”?我很好奇。他向我介绍:你有所不知,开始做豆腐时,各家的量都小,每年却要囤一大堆柴禾(主要是松木)烧锅,做豆腐的人家多了,全村一年要烧掉一座山呢。再说山上的林木资源是有限的,擅自砍伐会犯法,烧柴的成本自然增加了。家家户户就改装炉灶,使用锅炉,燃煤的成本比烧柴小一些,但燃煤污染环境呀,天空都灰蒙蒙的,衣服晒在外面都落满煤灰;室内燃煤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侵害,所以政府倡导我们“煤改气”、“煤改电”。看那贴着墙贴着地横七竖八的铁管子,我瞬间明白了。我问他:有天然气呀?他说:为了“煤改气”,政府特地在村头建有燃气供应站,在豆腐坊安装了室内燃气管道,但是没有连接天然气运送管道,燃气烧着烧着就没有了,要打电话等着送气罐过来,很误事儿。再说,燃气价格忽高忽低也不稳定。还是“煤改电”实惠,供电所的电工们突击改装线路、分装电表,执行的是“农业生产”电价,动力电比照明电还便宜。现在每天推上电闸就能开工,只需每月在手机上点几下,交纳电费,不仅节省了许多人力,也能精准地控温控时,比燃煤轻松多了。

2、早年村里人豆腐作坊都在厨房一隅或临时搭建场地,拥挤逼仄,昏暗潮湿。目前他们做豆腐都有独立的操作车间,墙上抺着白涂料,地上铺着防滑瓷砖,不需用灶台,坊间宽敞明亮。金礼宾家新盖的楼房南侧和楼后就是一处大开间的豆腐坊,这位早年跑车的豆腐二代有远见有品牌意识,早已注册了“双溪”牌豆腐干商标,“灵动双龙、双溪茶干”刷在高高的楼房白墙上,十分醒目。在休宁县城菜市场,他有一个固定的销售“双溪”豆腐干摊位,每天客户爆满销量很好。年近七旬的父母(豆腐一代)还是当家的劳动力,这会儿正坐在一起包豆腐。看着他们将一块白豆腐放在一块方形的白纱布上,掀起一角盖上豆腐,左右两边折回,往前一推,一块豆腐干就包好了,很娴熟的手法。我说:现在很多用模具压豆腐干呢。他父亲说:模具压出来的豆腐干和手工包的豆腐干外形上有差异,口感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客户就是喜欢买手工包的豆腐干,所以我家一直延续手工包豆腐的工艺,虽然成本高些,但销量稳定。想起以前我时常买妇人出摊的水豆腐,温润如玉,光滑细嫩。便问妇人:你家做豆腐有二十多年了吧?她说:做了四十年了。刚开始每天做两桌(大约二十斤豆)豆腐,凌晨三点起床磨豆,早饭时点出摊,挑到附近的村子里卖。后来一天做一百多斤豆,现在每天做三百多斤豆。换作以前烧柴烧煤,添煤(柴)退灰,我们体力都吃不消了,时间也来不及,特别是上木榨,将整块石头用劲抱上木榨,每一榨豆腐都拼尽全力,更是不可能。现在用电力压榨,省力、效率高呀。说着指向那些机械让我看,我绕坊间一圈,凑近了看:电动压榨机、热风旋转炉、高温灭菌机、真空包装机 ……  哦,做豆腐全程使用现代机械电器设备,哪一道程序少得了电呢。

在商店门前,我见到了吴兴宁的父亲,二十多年前认识时他做豆腐,现在家中祖孙三代人一起做豆腐。我问:兴宁呢?他说:在家呢,在厅上。他家的豆腐作坊与楼房隔着一条巷子,下午三点左右,作坊里基本收拾停当,豆腐板晾着,大铁锅侧翻沥着,地上的瓷砖冲洗干净,湿漉漉的,只有锅炉仍在作业,大缸里热水沸腾,“噗噜、噗噜”冒着泡泡,正煮着豆腐干呢。因为起得早,他们送完货回来,一般都是要补觉休息的。听到有人找,吴兴宁从厅堂的躺椅起身,听我问起做豆腐的事,他笑了:以前烧柴烧煤的事我都不想说了,添煤(柴)烧锅,一天忙成个大花脸。就说电,逢年过节大人忙碌,小孩也不准看电视,怕电不够用;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总想着第一个开机碾豆,电压会稳一些;负荷大了变压器时常烧掉,豆子碾了一半搁在那,就眼巴巴地等着电工来修;很多人心里着急都聚在溪下,等着将变压器的“鸭嘴”推上去。现在好了,村里陆续安装了四台变压器,溪下二台,下村一台,村委会一台,根本不用担心停电。我问他家一个月要用多少电。他说:多少度电我不知道,目前每月七千多元电费,冬天会多一些,每月超过八千元。他扳着手指比划着:锅炉一天超过300度电;一个20平方的冷冻库,用电比锅炉要少些;你看这些空调,都是3匹马力的,现在村里哪家不用上三五台空调呢?!我问他每天这么多豆腐干销往哪里,他说:黄山物流园有个摊位,除零售外,每天都有固定的客户到摊位来取货。

3、豆腐坊俗称“水当铺”,一说是做豆腐有利可图,二是说豆腐离不开水。从黄豆到豆腐再到豆腐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泡豆、磨豆、冲浆、灌箱、压榨,哪一道程序不是水淋淋的操作?早些年双龙村家家房前屋后有排水沟,一年四季废水滴嗒成长流水,卤水经过氧化日晒,很容易腐化变质,村里时时弥漫着豆腐卤水的馊臭味。为了改善这种环境,村两委发动村民集资对村中的污水排放进行管网改造,将地面排水沟改成地下管道,可下水道总得有个排放出口呀。率水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新安江的源头,这么多的豆腐卤水绝不能任意排放到河道里。为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双龙村率先实施黄山市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污水处理站项目为村里的环境治理提供了保障。五城供电所的电工经过实地考察及时行动,几天时间就在下村头新增了一台350千伏安的变压器,保证了全自动控制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全村的污水经终端处理、管网过滤之后,看上去与率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得不说这污水处理设备真奇妙。看着机器设备上的指示灯闪烁,你难道不觉得更奇妙的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能吗?

在村委会,我遇见了村支部书记程环星和一位下派乡村振兴的驻村干部,聊起双龙村的能源变革,程书记说:“煤改电”那会儿,很多村民担心供电不足、用电成本高。想想这几年,村里用电真省心,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遇上一些小故障,一个电话打到五城供电所,立马就来人帮忙解决掉。我说:尽管如此,做豆腐的人家越来越少了。程书记说:任何行业都有优胜劣汰,做豆腐也是。我们村原来有近九十户做豆腐,目前有三十多户,户数虽然少了,但量却增加了。这不,供电公司的信息化数字平台监测显示,村里的变压器负荷过大,想是又有人增加了空调和机械设备,拟准备再增容两台变压器呢。说话间,五城供电所所长朱晨飞和另一位电工赶来了,看他们汗流浃背。下午一点多钟,八月的太阳正毒呢,他们从伦堂村的变压器安装施工现场过来,勘察确定双龙村的变压器安装位置。原来伦堂村今年新增了两户做豆腐,台区也需要增容。我插嘴道:以前时常停电,总感觉电不够用,如今一年到头也不见停电。朱所长说:以前电线遭遇雷击、雨雪天树木倒伏,都会引发停电。现在各方面有本质化的提升:铁塔取代了水泥线杆、新型技术的应用、基层单位的运维管理一样都不能少。双龙村用电量大而稳定,是我们的优质客户,我们更应该提供优质的服务。程书记表示施工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我尽力帮,帮你们其实是帮我们自己,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村民致富,哪一样少得了电力助力?!

回来的第三天,朱所长打电话告诉我:变压器施工完成了。我说:这么快?停电多长时间?所长说:带电作业,客户零感知。零感知——我又听到一个新名词。我想,分布在双龙村东西南北中的六台变压器,与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洋楼交相辉映,它们见证了双龙村的能源巨变,成就了豆腐村的盛名,也勾勒出双龙村最美的现代景观。(王顺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