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五举措”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来源: 吴胜 2023-09-16 13:57:11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2023年以来,蒙城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压实责任,狠抓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五举措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全面摸排“兜住底”。认真贯彻落实“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部署,摸排掌握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截至8月,已摸排困难群众249人,摸排有效诉求数181个,有效解决诉求数181个。通过走访慰问,摸排困难群众具体困难和救助需求,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做好“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工作。加强与县乡村振兴局、残联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低保1827人,特困供养对象122人。

动态管理“严标准”。贯彻落实社会救助领域“应享未享”“重复享受”“违规享受”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做好低保、特困年审工作,切实加强对在册社会救助保障对象的动态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2023年以来,累计退出低保1723户3268人,特困供养对象179人。

发放资金“保生活”。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截至8月,城乡低保累计保障22750户次43483人,发放低保金1.64亿元;特困供养保障4763人,发放生活补助2580.29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1564人次,发放生活补助1399.86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17532人次,发放资金1140.9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15593人次,发放护理补贴965.84万元;临时救助1374人,发放救助金653.58万元。

临时救助“兜底线”。落实《关于临时救助分类分档补充细则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分类分档救助标准,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先行救助”“救急难”、临时备用金优势,及时高效开展相关救助工作。2023年以来,临时救助1374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对象4人。

衔接慈善“添氛围”。在全市率先成立“救急难”互助社。截至目前已成立镇级“救急难”互助社17个,村级救急难互助社登记为社团的45个、以备案形式成立的249个,实现了镇村全覆盖,总筹集资金923.8356万元,其中:县级294万元、村级筹集401.7158万元、社会捐赠200.8648万元、镇级27.2561万元。共救助502人,救助资金44.1万元。(吴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