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时间表示方式,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还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内涵,对于让儿童感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儿童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为让辖区内群众感受到二十四传统节气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进一步增加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合肥市南七街道综合文化站围绕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了“淡云辞夏 乐不思‘暑’”二十四节气之处暑主题文化活动。 通过知识宣讲、趣味手作、推拿养生三类活动形式,增强了社区群众对于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热爱,提高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
暑尽知秋意 书香沐南七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通过PPT的形式讲解了处暑节气的特点,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处暑”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同时针对“游迎秋、放河灯、开渔节、吃鸭子、煲药茶”等习俗进行了细致科普,最后还暖心叮嘱了“处暑”入秋后应该注意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多喝水,防止秋燥;保护脐部,预防生病;少吹空调,适当锻炼等,并手赠了二十四节气书,现场掌声不断、孩子们收获颇多。
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是一种中国民间祈福活动,用以对河神的祈祷,希望来年不要有河水泛滥,风调雨顺。本环节以 “河灯”为载体,在文化志愿者的带领下,这种传统且内涵意义丰富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手作环节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拿着节气手举牌合影拍照,将笑容定格成了美好的回忆。
处暑过后,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夏秋之交疾病多发,本环节邀请了中医推拿老师现场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激发气血的生长,促进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改善脾胃功能,为一整年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推拿老师一对一现场示范和指导妈妈们什么是正确的搓背推拿手法,力度需要多大才合适等。随后,家长们纷纷上前提问咨询,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活动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处暑的相关习俗,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陈玉霞 郑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