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儒村村:从“儒村实践”看和美乡村如何迈向精品示范
来源: 陆骏 2023-10-17 16:44:39 责编: 聂梅

休宁县蓝田镇儒村是黄山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儒村以“五微”行动为抓手,聚焦“宜居”,利用“山、水、田、园、居”空间特色,持续做精乡村建设;聚焦“宜业”,利用“茶、花、榧”等自然资源,助力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党建引领,厚植和美理念,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69586dc404d88d137bb6b2459267bda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目前,儒村所有自然村道路畅通,村民组之间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茶叶、菊花、香榧”是儒村三大特色种植,全村拥有茶园6000亩,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屯溪绿茶的原产区之一;菊花种植面积约2000亩,是黄山贡菊的主产区之一;香榧种植面积约1000亩,境内里仁香榧被誉为皖南香榧之最。儒村依托三棵树景区、拱北廊桥、五陵山、金龙山、天井山、枧潭土楼等众多山村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魔宿厢居、云溪静山别院等高端民宿为代表的民宿产业群,现有民宿45家。乡村治理成效明显。儒村坚持党建领航治理,探索和美善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评选星级信用户,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并入选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儒村正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模式,引进乡村治理数字平台,探索打造村域综合服务中心,为乡村治理持续赋能。

当前儒村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实现“有”到“优”的升级;农产品质量“优”但效益“低”;乡村旅游多点分散,缺乏影响力;招才引智等“留人”长效机制未建立,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儒村从和美乡村向精品示范村跨越。

为助力打造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更好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包括儒村在内的基础条件成熟的乡村,需因地制宜加快行动,努力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作表率。

实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一是依托传统文化村落保护、文旅产业发展等,加快发展项目和村庄规划编制,积极对上争取用地指标。二是复垦村内低效用地、空闲用地,高标准改造零散小地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茶叶、菊花、香榧等特色农业发展腾挪空间。三是以最美风景道和传统古村落建设为契机,抓好道路硬化、环境整治、水系清淤连通和饮水工程、绿化亮化等“最后一公里”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增效行动。一是以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核心区为目标,培育黄山毛峰(屯溪绿茶)、蓝田贡菊、里仁香榧、蓝田花猪等优质农产品优质示范基地,主打绿色有机牌,并做好品牌宣传营销。二是加快标准化农产品加工车间建设,延长产业链条,配套仓储保鲜设施,健全物流综合服务站,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三是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参考先进地区数字乡村振兴馆建设模式,培养电商直播人才,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拓宽销售渠道。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一是推进“黄山—宏村”沿线最美风景道建设,依托夹溪河漂流、枧潭景区、古廊桥、三棵树民宿群等做好节点打造,开展河道治理,提升滨水游体验,实施林地郁闭度提升,适度打开观赏视线,营造适合城市人休闲放松的旅游体验。二是打造儒村国风研学基地,发挥农家书屋和毗邻周诒春故居等优势,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网红书店等,发展研学游,形成差异化乡村旅游竞争力。三是丰富旅游业态产品,把蓝田土特产变为乡村市集美食,打造非遗工艺坊、文创产品区,开通观光电车、小火车等特色交通,把散落的景点串联起来,丰富旅游体验。

实施乡村人才促进行动一是推进招才引智平台建设,以和美乡村建设任务为导向,搭建农业科研实践基地、农家科技小院、青年创客基地、村民培训讲堂等平台,探索对回乡创业人员进行考核,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和奖励,帮助回乡创业团队争取各类奖补资金,给予国有、集体资产开发租金优惠。二是培育支撑和美乡村重点建设任务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科技特派员、乡贤、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力量,为发展乡村产业、提升治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实施乡村文化赋能行动。一是围绕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两方面,用好村史馆、博物馆、创客基地、乡村市集等平台,创新文化展示方式,推动枧潭村、磻村历史风貌提升与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做好传统文化商业化运营文章,让儒村文化活起来。二是吸引艺术家、青年创客入驻,联合当地民宿主和乡贤,挖掘历史文化,做好文创品牌价值转化,提供更多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场景,带动文化产品消费和产业发展。三是常态化举办文艺汇演、民俗节庆等乡风活动,引入乡村音乐节、乡村马拉松、村超联赛等新型文旅活动,集聚乡村人气。

实施乡村治理提升行动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之家等主阵地作用,以优良党风促民风改善。二是积极推动乡村治理在线化,与村内民宿群、旅游景点合作,探索开发“数字乡村”服务管理云平台,设置村居环境、景区(点)安全、交通秩序、志愿服务、村民议事及矛盾纠纷调解等板块,探索更加高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陆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