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聚焦烦心“小”事 筑就和美新家园
来源: 杨玲 程欣 2023-11-13 20:44:53 责编: 聂梅

小区治理好了,居民生活才能幸福。为努力为辖区市民构建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文明守法、宜居宜业的小区生活环境,今年以来,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党委不断探索,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日前,芙蓉社区金星家园小区历经锤炼、脱颖而出,获评2022年度合肥市“和美小区”。

书记接待日  筑起党群“同心圆”

日前,小区6号楼业主向小区党支部反映楼上阳台漏水,影响其正常生活,得知此情况后,小区党支部、物业对漏水处进行现场查看,发现是阳台主管道接口松动导致漏水,最后由物业维修完成,居民对小区党支部热心化纠纷、解民忧的工作态度表示感谢。

“要让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不出小区。”今年以来,芙蓉社区金星家园小区党支部每周六通过一场场书记接待日,拉近了和小区居民的“距离”。在“书记接待日”这一天,居民有什么问题、困难都可以和书记面对面诉说。书记倾听居民诉求,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把居民们最关心、最棘手的诉求收集形成问题清单,协调相关部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今年以来,芙蓉社区党委深入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大力推动党员问事、群众说事、代表议事、支部办事,确保群众的门常有人串,群众的话常有人听,群众的事常有人办,着力做到联系群众“全天候”,服务群众“零距离”。

居民“烦心事”变成“顺心事”

咚咚咚,来阿姨在家吗,我们来看看你……像往常一样,金星家园小区党支部何书记带着两名网格员来到“空巢老人”来志莲家门口。来志莲是一位“空巢老人”,老伴去世得早,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老人家一个人过着独居生活。居民的需求在哪里,小区党组织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书记接待日那天,来志莲反映了一个诉求,希望社区有空可以去她家,陪她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一顿“团圆饭”后,来志莲老人家就成了网格员一份牵挂。“虽然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我觉得很舒心。”老人很满足。

一个个微心愿、一件件微改造、一堂堂公益课、一次次健康义诊......   这些看起来像“桩桩小事儿”,对应的却是居民一个个真实的生活诉求。面对一件件“急难愁盼”,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金星家园小区党支部用心、用情,正是这“桩桩小事儿”托起小区居民生活稳稳的幸福感。

小区北门繁华大道在修地铁,造成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混用,出行十分不便。在接到群众的诉求后,金星家园党支部迅速联合红管家、楼栋长、物业第一时间现场查看并多方协调,立即安排人员对道路杂草进行清理,在原有的道路安装隔离桩,开辟出一条人行通道,让“烦心路”秒变“舒心路”。

一堂堂公益课堂,获得的是业主的认可。小区成立和乐学院,开设了民族舞、青少年黄梅戏、书法、国画等公益课堂,不仅满足了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培育了各类特色的文体队伍。增强小区文化“软实力”。

一次次健康义诊,提供的是“便利”。结合芙蓉社区“幸福社区 康养芙蓉”项目,该小区主动对接,多次邀请辖区医院资源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义诊,极大方便了老百姓就医,将医疗服务做到实处,切实为广大老百姓送去健康和关爱。一桌家常菜、一本红色书籍、一张照片、一份长寿面、一张防滑垫……看似一个个小小的心愿,在小区高龄老人心里却是有温度的“大事”“难事”。小区党支部、红管家、党员志愿者上门认领微孝心愿,定期走访,与老人唠家常、问冷暖,叮嘱老人有需要就联系他们。

“多听一些居民的诉求,多花一点绣花般的功夫,及时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小区的治理才能越来越好。”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党委负责人海道勇说。今年以来,为探索党建引领下小区治理新模式,按照“一小区一支部”模式,在辖区49个居民小区建立42个小区(片区)党支部,搭建从“小区(片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楼栋长”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四层服务管理团队,形成“大社区党委—居民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纵向体系,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小区楼栋,承担起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职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末端神经”,将群众一桩桩烦心小事转化成一件件幸福开心之事。(杨玲 程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