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七街道关工委开展未成年人廉政教育参观活动
来源: 焦伟韦 2023-11-23 10:18:41 责编: 何兰

为进一步开展廉洁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1月18日上午,南七街道关工委联合黄山路小学组织该校三(2)陈祥榕中队梦之小队的队员们到合肥市包孝肃公祠参观。

包孝肃公祠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古迹”。位于包公文化园内的香花墩上,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小队员们首先来到的是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约八尺,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包拯塑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色正芒寒”四个大字,左匾上为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节亮风清”四字,右匾上为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庐阳正气”四字。殿的上上下下,随处都能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联。特别是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这些铡刀充分展示了包拯的奉公执法。

出了正殿后,孩子们在祠内河边的桥头上休息片刻,便来到出与正殿不远的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相传,廉泉井为包公生前所挖,原本井上无亭,系只为满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由于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后人敬仰包公,故赋予了包公个人及家庭之物许多神秘的传说。传说清官好人喝了廉泉井水无事,而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痛、闹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时,在井上加盖了亭子,称井为“廉泉”,亭为“廉泉亭”。听了廉泉井的故事,小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做正直的好人。

随后,他们来到了廉泉亭边上的蜡像馆,蜡像馆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分别呈现了“怒弹国丈”“铡美案”“棒打龙袍”三个生动的故事,进一步展示了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高贵品质。孩子们看着这些雕塑,听着包公的故事,忍不住发出一声声赞叹。

此次参观见学活动以廉洁教育为主题,在小队员们充满乐趣地游玩中潜移默化地种下了清正廉洁的种子,为孩子们弘扬历史名人优良品质,积极争做美好少年打下了坚实基础。(焦伟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