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步伐,推进绿色产业富民,促进资源增质、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截至目前,2023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到62.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44.56亿元,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16家,惠及农户2.51万户。
典型引领,规模发展。坚持科技创新,狠抓基地建设,注重典型引导,形成了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林业”等,带动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累计建立百亩以上示范基地105个(其中千亩以上基地8个),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安徽省“十大皖药”(黄精)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认定安徽省“十大皖药”试点建设单位单位4家,申报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种植基地试点建设单位5家。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开展技术合作,加大培训指导,建立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平台4个;峰源生物公司建立国家稀缺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仙寓山农业公司“多花黄精良种选育繁育与新品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入选安徽省科技成果,年产黄精、祁术等优质组培苗3500万株;编制发布白及、黄精等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1个、市级地方标准3个;开展浙江楠选育及栽培技术、皖南红豆杉种质资源收集及繁育技术、珍稀树种永瓣藤种质资源保护及繁育技术等课题研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科技成果2件,认证有机产品3个,“祁门黄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
产业融合,创新品牌。注册绿博园、徽瑞祥、芨源、徽州故事、爱那屋油等特色品牌,黄精、白及等中药材以及茶油、食用菌、竹笋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深受市场青睐;森源林业公司入选黄山市绿色食品产业企业,仙寓山农业公司“徽瑞祥”牌黄精入选2022年“皖美农品”产品品牌,新安黄精炮制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道地中药材黄精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项目”入选中国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百强项目;正心油茶公司“爱那屋油”高铁冠名,拓宽祁门生态茶油品牌市场影响力。围绕“森呼吸·林距离”精心打造环牯牛降、黄山168、冯家顶七彩玉谷等森林步道,开展 “祁遇十八乡”“乡村振兴产业集市”“皖美山水骑行赛”等活动,推进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扶持,激发活力。出台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以及扶持中药材种植等政策,先后实施中央财政林下经济、中药材“特色产业+金融+科技发展”等项目,累计争取财政项目资金1.2亿元,“真金白银”激活了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万里茶道·祁红小镇“开元一然村”、皖南油茶博览园、益诺思生物技术中心、中医药康养博览园、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实施,社会资本投资达20多亿元,推动“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医药研学”等“森林+”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提速。中国红茶之乡、徽菇之乡,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产业基地试点县,御医之乡、千年古县等金字名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加快推进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不仅让绿水青山成了群众的“幸福靠山”,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论的具体实践。(钱新胜 潘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