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找‘传哥’准没错。”在休宁县,“传哥”陈立传是远近皆知的“和事佬”。2016年,陈立传从热爱的司法所所长岗位退休后,没有闲下来,而是牵头成立了休宁县首家个人调解工作室,用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为群众搭建了“连心桥”,构建了“和谐墙”。
“换作是你”止纷争
休宁县渭桥乡珰金村村民汪某与汤某系前后邻居几十年,时常互相帮衬。然而今年,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一下降至冰点。只因汪某翻新自家房屋,双方因为房屋界线与建筑高度问题,闹得很不愉快,三天两头发生争吵。
村委会协调无果,汪某找到“传哥”帮忙。“我马上随你去看看!”陈立传二话不说,来到现场调查取证,与双方当事人充分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陈立传情、理、法并用,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汪某与汤某就建房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经过多年实践,陈立传总结出“换作是你”调解工作法,即在双方当事人冷静下来的基础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利益得失,从而不断弥合差距。他在调解的过程中从不偏袒任何一方,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促使问题得到化解。
“啃硬骨头”解民忧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年过七旬的唐某在休宁县状元文化广场散步,被两名玩耍中的幼童无意撞倒受伤。后唐某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1万多元。治疗结束后,唐某家人向小孩监护人多次提出索赔,遭到拒绝。
陈立传获悉后,仔细调查事情经过,为幼童监护人宣讲民法典中有关侵权责任的相关条款。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幼童监护人承诺向唐某支付4.5万元的补偿,现已兑现到位。事后,唐某委托家人向陈立传致谢,并赠送了锦旗。
有心就有招,面对疑难复杂的“硬骨头”,陈立传总能凭借自己的毅力解决。休宁县蓝田镇程某务工的企业倒闭,其要求企业补偿相关务工待遇,没有得到落实,形成上访案件。2022年2月,陈立传受委托参与此案化解。他深入现场调查,走访相关当事人,经过几十次协商,促成程某与当地政府就补偿安置达成协议。协议签订后,陈立传又多次回访,督促双方履行协议,确保真正案结事了。
“爱操心”的苦与乐
再杂乱的“线团”,“线头”总在他手中;再疑难的“病症”,他总能手到“病”除。他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与耐心,以情动人、以法育人、以理服人。
“传哥,你都忙活十多年了,怎么退休后还乐意干,不烦吗?”面对身边人的不解,陈立传坦言,“有时候刚刚端饭碗,有时困了正要休息,人家打来电话要调解,我也觉得累。可问题摆在那儿,必须要解决。当我见到当事人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道谢,就觉得再累也值了!”
他站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用自己的坚守,调千家难事、解百姓忧愁,操心着“大小事”,虽然平凡、琐碎、忙碌,却内心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