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16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安徽进出口总值在全国排名第10位,进出口规模在三、四季度均突破2000亿元。去年全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据悉,2023年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052.2亿元人民币,增长7.8%,外贸规模突破8000亿元。其中出口5231.2亿元,增长11.3%;进口2821亿元,增长1.8%。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10位,增速在长三角及中部地区保持第一。2023年,我省进出口总值在全国排名第10位,比2022年上升3位;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2023年,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6048.4亿元,增长11.1%,占进出口总值的75.1%,高于全国10.3个百分点,比2022年提升2.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092.9亿元,下降10.2%,占13.6%;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730.3亿元,增长6.7%,占9.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8.6亿元,增长24.1%。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度安徽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12104个,比2022年增加1040个。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255.9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2.8%;国有企业进出口2059.8亿元,占25.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35.9亿元,占21.6%。
贸易伙伴多元共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过半。2023年,安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104.6亿元,增长20.1%,增速高于整体12.3个百分点,占比5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2012.4亿元,增长2.6%,占比25%。同期,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1061.5亿元、947.5亿元、914.6亿元,分别增长3.9%、增长2.5%、下降9.6%。对拉美、非洲进出口1243.3亿元、384.5亿元,分别增长7.6%和3%。
此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七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也是一大亮点。2023年,安徽机电产品出口3583.2亿元,增长20.6%,占出口总值的68.5%。其中,汽车出口714.6亿元,增长118.3%。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90.6亿元,增长11.6%。电工器材、家用电器、船舶分别出口380.8亿元、297.6亿元、21.7亿元,分别增长57.3%、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