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近年来,蒙城县庄周街道王桥社区地理位置优势,紧盯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发展目标,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发展黄牛养殖,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为乡村振兴再添“牛”劲,助力群众过上“牛生活”。
近日,走进王桥社区陈廷付养殖农场,一声声牛叫不绝于耳,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在牛舍里悠闲地嚼着草料,养殖场负责人陈廷付正忙着清扫牛棚、打料草。“平均每年能卖出6头牛,年收益在能有20万余元,目前存栏的还有30多头牛,对发展这个肉牛黄牛产业也比较有信心。”陈廷付兴奋地算起了他的“牛”收入。“打工不是出路也不是长久之计,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特别是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对我们这个农民创业很重视也很支持,所以当时就考虑到就找养牛这个门路。”
据了解,陈廷付是从2019年开始养殖肉牛黄牛,从一开始自己摸索学习变成现在提到黄牛育肥、饲料调制、黄牛疾病防治等情况,陈廷付都能胸有成竹的讲出专业的养牛知识,随着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他也从一个农户变成一个养殖“牛专家”。自陈廷付养殖家庭农场建立起来后,聘请了当地已脱贫户2名帮助管理牛舍;在储存秸秆季节时会带动辖区20余人脱贫户就业,大大增加了当地脱贫户的经济收入。
“我是王桥社区脱贫户李怀市,今年62岁了,在外面打工别人也不要了,他这个农场建立起来后,我来他这里管理牛,家里也能照顾,一年还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我很高兴、很满意。”李怀市很满足的说着。
陈廷付创办养殖场,不仅圆了他个人的致富梦,也为村里的群众起了很好的致富带头人示范作用。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党员干部需要以“干”字当头,既要在实践中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又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激发内生动力,既各自发力,又同向合力,乡村才会迎来真真切切的改变。
王桥社区负责人王华凯表示,近年来,王桥社区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王桥社区现共有黄牛养殖场2家,已脱贫户家庭农场12家,牛存栏60余头,羊存栏200余只,鸡存栏1000余只。下一步,将持续探索特色整改种养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发挥好,为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不断提供动能。(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