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社区辖区内有11个居民住宅小区,其中老旧居民小区占了9个,整个辖区又在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大,受制于客观条件制约,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各式投诉求助屡见不鲜。社区党委为了提升矛盾化解效率,积极整合矛盾化解资源,通过党建引领、机制联建、个性解决,实现同题共答。
党建引领,构建多元联治格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网格”的管理体系,形成党委牵头、物业、业委会、网格员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格局。遵循网格治理理念,发挥属地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力量下沉,发挥楼栋长、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推动网格化管理往实里走。
机制联建,多措并举矛盾化解基础。引入“三官一律”机制。将联动工作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信访案件和群体性纠纷一并纳入“三官一律”化解范畴。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社区多次组织专题协调会,依托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背书努力让居民的诉求得到法理和情理的“专家会诊”,以明晰的法理推动矛盾化解,疏导社区矛盾、夯实社区治理。强化溯源治理机制,社区将12345市民热线中涉及社区邻里纠纷列入调解范围,聚焦辖区内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要求涉及的范围的工作人员,24小时内及时跟进矛盾处置状况,及时回复,实现“民呼我应”。如劳动新村19栋5楼某居民投诉4楼居民在楼道间堆放纸盒,有消防安全隐患,社区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和4楼住户电话沟通了解情况,并上门去帮助居民一起将纸盒归类整理、清理出楼道,事后还和楼道党员商议后期的监督,防微杜渐。
个性解决,柔性回应群众诉求。将“矛盾调解”平台主动向前移,打通矛盾调处“最后一公里”。社区通过座谈会、集中走访、个人走访等形式了解居民想法,与居民保持良性沟通。社区党委更是充分利用党组织的凝聚作用,从党员入手,以组织党员活动为切入口,通过多次面对面,敲开居民的“房门”,打开居民的“心门”,不断缔结居民群众的感情纽带,增强获得感、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