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幻灯区域
踏春寻访古铜都
来源:孟明 2024-04-15 10:00:01 责编:胡明兵 张文洲 实习编辑 李子彦

4月中旬,铜陵凤凰山下,春光明媚。笔者先后来到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陵博物馆,走访了铜文化发祥地。

皖南古铜矿采冶区域为先秦至宋代铜矿采冶业最为发达地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百余处皖南古铜矿采冶遗址,尤以铜陵、南陵交界处的凤凰山、铜陵铜官山等地最为集中,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铜矿采冶遗址群之一。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曾慕名到此游览,李白更是留下了“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千古佳句。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位于义安区凤凰行政村,遗存丰富,场面壮观,保存完整,内涵丰富,为凤凰山采冶遗址群的代表性遗址。从考古资料来看,该遗址的年代始于春秋,汉代在此设立产业机构铜官,所有这些均为研究西汉时期乃至先秦时期铜矿采冶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证和参照物。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官山1978”文创园,是由铜陵市文投公司投资近1.7亿元打造的文创项目,也是铜陵首个保护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采铜矿工民居遗址之地,被纳入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录。园区主要分为矿工主题文化展区、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城市创意文化会客厅三大功能区,矿工主题文化展区为追忆矿工生活、工作、文化的综合性展示展览,是项目核心区域,分为矿工生活展区和地下坑道展区两个部分。走进地下坑道展区,可见还原后的井下开采场景,通过动画及互动体验等声、光、电手段,在寓教于乐中为观众揭开井下铜矿石开采作业的神秘面纱。

“铜官山1978”文创园前身为市内老旧小区和平新村,是铜陵市最早的铜矿职工家属住宅区之一。2017年7月起拆迁建设,历时3年,利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铜官山铜矿矿工民居遗址,通过选择性保留、修复、改造和复建等方式,对当年铜矿工人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进行了保护和再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扬铜文化,推进“工业遗址”“矿工记忆”“新型文化创意园区”的有效结合,实现工业遗存和老旧物件的保护和再生,从而打造了铜陵文化新地标。

铜陵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外形以铜陵出土的青铜器——春秋兽耳鸟纹鉴为设计原型而建造,寓意“以史为鉴”,充分体现青铜文化特色,方圆结合,完美诠释了古代中国青铜冶铸的“范”与“器”关系。

馆内现有藏品10000余件(套),常设展览有青铜文化展和数字铜文化展。展陈主体为铜文化,通过铜开采、冶炼等场景的再现、历史文物的陈列等,全方位展示铜陵在青铜文明史,铜文化发展以及铜产业兴盛与未来。

置身铜陵博物馆,无不感受到浓烈的铜文化氛围,呼吸到铜文化的气息。场景再现、文物佐证、图文解说等多元化展示,不仅形象生动地彰显了铜陵在中国青铜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也美轮美奂地展示了铜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