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这是您侄子刘理俊在网上订的鲜花,委托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送给您,祝您健康美丽,母亲节快乐!”这是发生在铜陵市东联镇家风故事分享会上的一幕,当东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将一束母亲节鲜花送到刘诗兰手中时,刘诗兰的眼角流下了感动又幸福的热泪。
姑疼侄,实打实,姑妈也是妈。2014年,刘诗兰的第一个外孙出生了,正当她沉浸在迎接孙儿的喜悦当中时,弟弟刘诗发在工地干活时发生意外,再也没能醒过来。弟弟走后,只留下十六岁的侄女和十一岁的侄子,孩子们的母亲早些年也因病去世了,看着孤苦无依的姐弟俩,刘诗兰泪如雨下。她强忍丧弟之痛,和丈夫共同做出了“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的决定,并得到女儿们的一致理解和支持。接手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后,她那本就普通的家庭,开支足足大了数倍。当时的刘诗兰在旋力特钢公司上班,丈夫在工地上打零工,两个劳动力养活六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侄子上高中后,学费加上资料费每年要一万多,侄女也考上了省内的一本院校,孩子们的学费又是一笔巨大开销,但是她和丈夫从不在孩子们面前说苦,只是默默劳作。村里人一提起刘诗兰夫妻俩,就竖起大拇指,“不容易啊,刘诗兰对这两个孩子注入的心血比自己的两个孩子还多,姑妈也是妈啊!”
母爱浓,家风正,寒门出贵子。刘诗兰很重视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时不时与在外读书的侄女视频通话,日常的叮咛与嘱咐,无不传达出她对侄女的爱。面对刚进入叛逆期的侄子,她以沟通和尊重的方式来教育,但是该严厉时也绝不含糊。在她的引导和熏陶下,两个孩子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温良恭俭。2018年,侄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之一,欣喜之余,她和丈夫再次做出了陪读的决定:刘诗兰辞去工作,一个人带着侄子到市区租房子住,全心全意照顾他的生活,丈夫则留在村里打工并照顾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生活中的她和和气气,将侄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变着花样地做美食。但是在学习方面,她对侄子要求非常严格。她知道农村的孩子比市里的孩子基础差,所以从不要求侄子的成绩排名多靠前,唯一的要求就是得有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刘诗兰的侄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捧着这所985院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之余也如释重负,终于能对得起弟弟弟媳了。
舐犊情,铭记心,返哺之恩切。姑妈的辛苦,侄子刘理俊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高三时,刘诗兰大女儿生二胎,按农村习俗,女儿生孩子妈妈一定要去照顾几天,出月子了还要把女儿接回家做个“倒月子”。但刘理俊在紧张地备考阶段,刘诗兰在女儿和侄儿中真是两难,最终,她决定留下来继续照顾刘理俊的生活起居,让他安心学习。刘理俊知道姑妈的决定后,不善言辞的他默默地在心里暗下决心,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孝顺姑妈。寒暑假,只要他在家,都会抢着准备饭菜,打扫卫生,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姑妈歇一歇。刘理俊除了谨记姑妈嘱咐在大学里勤奋学习外,还非常热心公益,积极报名参加学校和家乡的公益活动,寒暑假,他主动参加东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困难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安全知识,同时还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坚定信念,立志成才。前几天,刘理俊在微信上联系了东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想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节日给姑妈一个惊喜,他精心录制了一个祝福视频,还在网上订购了一份鲜花,他说自己是个腼腆的人平时也不好意思表达,他能想象到姑妈收到鲜花肯定会很开心。他说对了,现场的妈妈们和志愿者们共同见证了这个温馨感人的场景,大家都深深体会到舐犊之情深,返哺之恩切。(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