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不断优化干部培养管理模式,探索和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培育干部担当之能,持续强化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干部管理,筑牢“培养链”。街道党工委立足基层人才需求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统筹抓好选人用人。坚持广储活水蓄“后浪”,积极吸纳优秀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进入村级干部队伍,按照“人岗匹配、职责明确”的原则,通过安徽省选调生、“三支一扶”、基层特岗、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引用项目发掘基层急需高素质人才,细化不同领域、工作岗位,切实化解基层短缺人才难题。坚持综合比选、激励约束并重,通过走访谈话、群众满意度、工作情况查询等方式调研干部队伍现状,了解干部性格特点、特长优势,纳入本街道年轻干部花名册,建立干部队伍“红黑榜”制度,公示公开干部荣誉表彰、重要工作进展、惩处问题等,落实日常监督,以组织担当推动干部担当。
优化培训载体,拧紧“教育链”。立足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街道党工委着力在党员干部教育平台打造上出实招。以“榜样的力量传承弘扬馆”、科普教育室、党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为载体,通过整合现有历史、社会、人力等资源要素,形成集党建教育、乡村智慧学习于一体的“党建+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做实做细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定期组织观看廉洁文化系列作品,不断推进廉洁之风向各领域延伸,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充分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网等线上学习平台,紧扣党的最新指示精神、重点工作,统筹做好宣传推介,将学习建在网上,把干部连在线上,确保党员干部往深里学、往心里走。
坚持笃行实干,延伸“服务链”。街道党工委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亮党建、兴品牌”为契机,找准党建工作与民生工作的结合点,积极探索“红色网格+我为群众办实事”治理模式,把磨炼干部与“群众呼声”相融合,将街道5个村和社区划分为27个网格,通过机关工作人员与网格员包保联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办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扩展服务覆盖面,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建好用活辖区红色驿站和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辖区社会组织和重点监测对象,开展“科普知识大讲堂”“防溺水教育”“传统农耕文化实践”“健康义诊”等各类活动,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夯实干事创业的本领。( 王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