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社工站坚持党建引导,聚焦困难人群帮扶、特殊人群管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等,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与街道、社区以项目为基础,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欢乐童年 爱与你相伴
包公街道“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服务项目定期开展清风公益市集,进行常规筹资,为包公街道救急难专项基金注入资金。5月31日和6月6日,包公街道社工站联合航运南村社区关工委、工会开展2场公益市集活动,共义卖资金近1000元,全部用于救助困难人群。此次的义卖品全部由大学生志愿者制作,有手串、发箍、发夹、端午粽子、向日葵等,品种丰富多样。“快来买啊,买东西献爱心了啊!”……阵阵吆喝不断吸引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他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淘宝”,以实际行动为筹集善款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一件件充满爱心的捐卖品,一张张爱心荡漾的笑脸,一声声此起彼伏的爱心叫卖,使整个广场一下子汇成了欢乐的海洋,爱心的港湾……
学民俗 做香包 舞青龙 乐无限
6月9日上午,依托腾讯99公益日—“皖家幸福驿站”项目,包公街道社工站联合包公街道妇联、航运南村社区关工委开展“ 艾香端午品佳节 DIY手工乐无限”活动,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提供一个展现儿童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的平台,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活动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芳草清香,有17对亲子家庭参与,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端午的习俗,积极参与互动,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渊源。亲子制作青龙环节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儿童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希望社区今后能举办更多这样富有意义的活动。
艾草寄安康 浓情过端午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在门前悬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有防蚊虫、祈福健康的意思,志愿者们用艾草、菖蒲、玉簪叶为主材料,搭配安康卡片、麻绳、丝带等装饰物,通过剪、捆、折等手法制作出十余束艾草花束。包公街道精康人员众多,为营造关爱的社区氛围,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工和志愿者将艾草花束送到精康家庭中,以表示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在入户的过程中进一步拉近与精康家庭的距离,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状态和身体近况,并叮嘱家属要督促他们坚持按时服药,并密切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精康家庭对此次社工的到来纷纷表示感谢,进一步增强了社工与精康家庭的了解、信任。
“予”您一起 “粽”享端午
包公街道“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多因病、因残或突发状况造成家庭困难,经济和精神压力特别大。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社工和志愿者走进辖区重残、重病、空巢独居以及困境儿童等40户困难群体家中,开展主题慰问。“这个锤子很实用,还有淡淡的艾草香,你们太用心了,感谢你们的挂念。”带着来自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8名志愿者们制作的艾草养生锤,以及粽子和咸鸭蛋等端午必备物品,通过入户唠家常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提前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
包公街道低保有近300人,精康人员407人,残疾近900人,困境儿童70人,特殊人群数量多,需求呈现复杂多样性,包公街道社工站继续围绕特殊人群需求,以项目为抓手,开展专业服务,打造温暖港湾,构建特殊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络。(袁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