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升华。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坚持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拓展创新阵地活动内容,切实履行“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重要使命。
濉溪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红色文化阵地等场所打造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34个“爱心驿站”,配备完整的文体设施,完善工作制度机制,确保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作用发挥到位。
每当放学后,濉东社区邻里中心的阅读、活动、美术、音乐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使整栋楼热闹了起来。“我们面对不同的人群的需求,针对性搭建相应的课室,让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城区的课余生活,让城区的孩子能够认识到农村的特色文化。”濉溪镇分管负责同志介绍。
濉溪镇通过不断强化文化志愿队伍建设,持续挖掘辖区返乡大学生、党员、专业教师、“五老”等成员加入志愿服务的“朋友圈”,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营造一个属于群众的“诗和远方”。目前,全镇共有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个动作,它要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十北社区共享舞房传来一声声“教学”。为提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濉溪镇采取“群众按需点单、村居精准派单、志愿及时接单”方式,让志愿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成为群众“新幸福”的守护者。
“农村大舞台”“党员活动中心”“议事凉亭”“恳谈会广场”等场地不仅承载着村民议事、文化活动等功能,更是“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出发点,以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将“党的声音”传递万家,进一步扩大文明实践工作的知晓率。
此外,濉溪镇通过乡村振兴“积分兑换超市”搭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开展,不断引导身边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