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五微”小服务 凝聚治理大合力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06-14 18:54:48 责编: 余蕾

近日,家住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省二建生活小区的李阿姨向小区党支部书记反映,小区围墙出现了开裂,给过路的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隐患。支部党员立即前往查看核实,并上报东七社区,社区立即联系业主代表、“红色小管家”、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召开“周四来说事”露天党群议事会,共同商议解决办法。经过充分商讨,制定了具体的修复方案,明确资金来源、施工保障等问题解决途径。

据悉,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合肥市瑶海区创新实践“两单五微”治理模式,通过搭建微团队、微心愿、微实事、微创投、微网格5类为民服务载体,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

组建微团队,建强党建引领队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常态开展“行走瑶海、服务基层”活动,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好群众“主心骨”。目前共发动在职党员近3000人,组建微团队230支,制定服务项目书500份。其中,党委工作部门成立“初心宣讲团”,围绕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提升基层组织力开展志愿服务150余次;经济管理部门成立“助企服务队”,开展惠企政策、安全生产宣讲200余场次,帮助解决人才招聘、贷款申请等经营难题80余件;医疗卫生和教育体育系统成立“暖心服务队”,为“一老一小”提供免费体检、社区义诊、“三点半课堂”等服务5万余人次。

认领微心愿,拓宽为民服务渠道。通过实施“让社区多个帮手”活动,各单位定期梳理党员资源清单,社区党组织更新居民需求清单,精准匹配形成微心愿台账。通过手机APP实现微心愿在线发布和精准认领。先后举办微心愿认领仪式400余场,圆梦居民微心愿7200余个。结合落实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开展与群众“结亲”活动,区四大班子领导示范带动,与辖区老红军、老模范、老党员、中国好人互换心愿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

解决微实事,补齐民生保障短板。针对邻里矛盾、物业纠纷、设施老化等群众关切的“民生小事”,创新开展“周四来说事”露天议事会,以小区党组织为主导,发动社区干部、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公司管理层、热心公共事务的业主代表和结对共建单位负责人,组成“周四来说事”议事成员,并根据需要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促进问题“就地解决、协商处置”,实现“小问题不出小区、重点难点问题不出街道”。2023年以来,全区755个小区共开展协商议事920余次,解决基础设施维修、增设停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40余件,充分营造“有事好商量”的浓厚氛围。

推进微创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以微创投为载体,统筹整合资源配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12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依托建成的79个党群服务中心和240个“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围绕养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扶贫帮困、绿色环保等,策划实施585个公益微创投项目,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各镇街开发区及社区因地制宜,统筹使用好30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10万多元党组织活动经费,实施“温暖夕阳”“清洁满屋”“老有所依”“益修哥”“暖宝幸福驿站”等公益创投项目300余个,万余户家庭受益。

融入微网格,夯实基层治理路径。强化网格组织建设,在全区755个小区建立党组织643个、楼栋党小组862个,引导3600多户党员挂牌亮身份。巩固深化“红色物业”,排查梳理损害公共利益、扰乱小区秩序等矛盾问题,运用民主协商、行政执法、依法维权等多种途径解决矛盾纠纷1035个。结合建立“包干到人、走访到户”工作制度,倡导机关单位及街镇开发区党员干部和退休老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到网格入户走访,倾听民声、体察民意、了解民情,帮助社区或群众解决突出问题570个,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马芹芹 李仁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