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如春草怒生;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如洪波涌起。
武装干部就是“战士”
武装干部就是“战士”,极难险境,冲锋在前, 哪怕会有生命危险。
2016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淹没了宿松县陈汉乡多个村组。大雨,开始让部分路面和山体开裂了,这是山体滑坡和公路塌方前的征兆。此时,乡武装部部长胡建军赶忙沿着公路上方的小路,攀爬到公路另一端,劝阻车辆和路人不要靠近危险路段。当天下午,忙着赶路的2辆车上的驾乘人员见山体并未发生滑坡,便迫不及待地清除了事先作为警示而设置的路障,准备开车穿越这段其实已经裂缝密布、危险重重的公路。
见状,胡建军跑过去站在公路中间,挡住车辆,阻止对方冒险前行……滑坡来袭后,车与人有惊无险,就在阻止车辆通行后一分钟,“轰”的一声闷响,山体滑坡骤然发生,只见长约200米的山体急速地向下滑移和下坠,垮塌下来的大量土石随即将山下公路瞬间冲断后掩埋,整个滑坡体向下移位了三四十米后才停下“脚步”。
车上的驾乘人员当场吓得失声尖叫。稍后,众人缓过神来,跟胡建军握手致谢,感谢救命之恩。随即胡建军与基干民兵一起紧急查明裂缝分布情况,找来石头和树枝,做成一个临时性路障,警示过往司机不要往前通行。这一天,他满身是泥、满脸是水,暴雨停止的间隙,刚走进帐篷,几乎是以瘫软的方式,一屁股瘫坐到凳子上。心有余悸的是,他曾站着的地方,刚好就是滑坡的地方,差点就被掩埋。
民兵亦民亦兵
民兵亦民亦兵,“担当、忠诚、可靠”是他们的精神密码。十几年来,胡建军带领民兵数十次出色完成文明城区创建、大型赛事保障、防台防汛、疫情防控、扫雪除冰等大项任务。“街头巷尾、大事小事总能见到戴着民兵臂章的迷彩身影与大家一道热火朝天地忙活。”这是百姓对他们的认可。
2020年7月8日,高考第二天。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被洪水所困。灾情就是命令,何况可能影响到一位青年的前途和命运,胡建军迅速赶到了事发现场,被困的小孩叫吴闻天,准备到县城参加高考,现在被洪水困住,道路也全部中断,肯定难以赶到县城参加考试了,孩子的神情显得格外的伤心和难过。
看到此情此景后,胡建军快速穿上救生衣,把绳子一头系在腰上,在洪水中逆行,用澡盆载着孩子徒步走了好几里山路,送到车上。这一幕被网友拍成图片迅速占据各个媒体的封面,这也是他做出的众多暖心事件中的其中一件。随后顾不上休息,拖着疲倦的身子,再次折返回救灾现场,心里想着也许还有哪个正在等他过去,他还可以救助更多的人。
热爱就是“调色板”
爱是一切行动的开端。2015年入伍的一位青年家境贫困,自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参军入伍后,胡建军就定期组织民兵慰问,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并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服役第二年,老人病重,孙子在部队心急如焚。得知情况后,胡建军一面组织民兵轮流到医院悉心照料,一面积极联络部队落实请假事宜。最终,他在老人弥留之际见到了最后一面。
兵送走,不撒手,“后院”无牵挂才能“前方”立新功。镇里启动了困难现役军人家庭援助机制,新兵家中遇到难事,都及时上门慰问,用足政策,安排好生产生活,不仅让新兵家人渡过难关,也让新兵安心服役。
热爱就是调色板,最能描绘出新气象的风采。2020年6月,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的张正伟是五保贫困户家庭,读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肢体智力双重残疾的母亲在张正伟大学毕业后也去世了。胡建军当时在计生工作岗位,为张正伟争取独生子女、计生协会帮扶等政策;在联村科干的岗位,又为张正伟家庭争取孤儿救助、五保户、贫困户等各类政策。
胡建军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争取到企业的爱心助学帮扶计划。由于在特殊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缺乏父母的温暖和关爱,张正伟性格较为孤僻。大学毕业后,胡建军再次为他规划未来,动员投身国防,到军营建功立业。把他安排在辖区派出所实习,其后他于2021年3月顺利进入军营。目前虽然父母离开了他,但他身边的战友都是他最亲近的人,张正伟也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军校。
基层就是“军容镜”
基层是一块“军容镜”,最能折射出新气质的内涵。穿着统一的迷彩服,挥舞铁锹和扫帚,埋头清除垃圾和杂草……每当周六,在孚玉镇各个街道及乡村公路沿线,都会出现一支特别的志愿者清洁队伍,他们是镇基干民兵应急排的民兵,助力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起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在武装部长这个岗位上,胡建军曾有多次可以转岗甚至提拔重用的机会,因为爱都放弃了。
基层就是“军容镜”。胡建军在三个乡镇都是任武装部长。将武装工作当成事业干,在管好武装上下功夫、在建强武装上谋发展、在用好武装上求成效,为居民筑起了护民之盾、让邻里之间洋溢浓浓的拥军热情。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胡建军是主动在基层“自找苦吃”,也乐在其中,爱在其中。基层“救早、救小、救初”,是确保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发生的关键所在,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就能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司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