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全力筑牢汛期文物安全防线
来源: 詹晨文 2024-06-28 11:00:09 责编: 王霞

6月20日以来,休宁县遭遇连续暴雨,文物安全形势严峻。为确保各级文保单位安全,休宁县干部群众闻汛而动,加大检查巡查频次,深入一线查看汛情险情,县乡部门联动消除隐患,全民动员清理洪灾影响,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持续的强降雨天气会导致古建筑出现材料受损、长草生霉等情况。我们要及时对古建筑本身进行加固,把恶劣天气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在位于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的三槐堂,文保员李的囡正和丈夫一起,在文物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为因受雨水侵蚀而脱榫的梁枋进行打点加固。

三槐堂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是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6月20日起,文保员李的囡增加每天的巡查频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守护三槐堂是我的工作职责,容不得半点马虎。”李的囡表示。

在千年古村落商山镇黄村,尽管提前做了防范准备,但是国保进士第、市保黄村小学还是受到洪水波及,有水漫进。进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完整,结构用材硕大,建筑工艺精细,雕刻装饰精美,堪称徽州古祠堂式建筑中的珍品。洪水退后,当地镇村两级干部组织党员群众为国保黄村进士第、市保黄村小学进行排涝清淤,用了一个小时就把近10厘米厚的淤泥清理得干干净净,让古建筑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在省保单位胡正言故居,休宁县文物事务中心组织人员用铁铲、水桶、盆及时排涝,并用拖把及时清洗地面,确保水退半小时内就完成屋内积水排涝清洗。

据了解,汛期以来,休宁县已经组织对县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全覆盖巡查累计200人次,71处文保单位的屋面、墙体、木构件、排水系统、结构安全等先后排查30次,及时组织清淤排涝5处,临时性处理屋面漏水4处,木架构险情打点加固1处,切实保障了文物安全无虞。(詹晨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