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微爱N次方”社区精康服务项目,是以辖区442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员分类、需求特点以及初步探索出的联动管理机制为基础,开展定期走访、能力提升、康复服务、社区融入等服务。近日,包公街道社工站联合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在炳辉社区开展系列服务,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的动手能力,增加其社区融入。
康复之旅 体验八段锦
炎炎夏日里,适当的身体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有助于精神障碍患者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6月20日上午,项目开展健康讲座以及八段锦学习。“对,风池穴就在这里,请大家和我一起揉按风池穴……”服务对象在医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并实践了每个动作,感受按摩带来的舒适感。八段锦动作柔和、节奏缓慢,具有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作用,特别适合精神障碍患者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详细示范了每一个动作,耐心指导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做完八段锦,感到身心更加放松,情绪也得到了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积极跟随志愿者的动作,并在集体练习中找到了宁静与和谐。
手作疗愈 陶乐无穷
为了丰富精神障碍患者的业余生活,增强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6月21日上午,项目开展“陶”乐无穷主题活动。项目社工向大家演示了陶泥工具如何使用,以及制作泥塑时需要的一些基础和要领,通过讲解他们对泥塑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些精神障碍患者因长期服药会出现乏力、手抖的情况,捏粘土对他们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社工的帮助下大家开始尝试自主创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泥塑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通过大家的自主发挥,将手中的粘土通过搓、揉、捏、挤、粘,将粘土做成了各种形状,有的捏了一个小收纳盒,有的捏了一个老鼠摆件,有的则做了一个手机支架。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其核心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健康患者的社会融合与独立生活能力。“微爱N次方”社区精康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心理辅导、社交技能训练等综合服务,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同时,项目还鼓励家庭和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以形成一个支持和接纳的环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袁小丽 刘雨桐 薛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