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按下解纷“加速键” 解锁状元故里新“枫”景
来源: 谢辉 2024-07-01 14:45:33 责编: 王霞

近年来,休宁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和谐劳动关系多元共治举措,破译“1334”和谐密码,解锁状元故里新“枫”景。

“壹”门联办。以“流动仲裁”为载体,打造“仲心下沉、进一扇门、多元共治、一站纠纷”维权服务新模式,不断延伸维权服务触角,让“流动仲裁服务”流进工会,流进园区,流进劳动者心坎里。1-6月,县人社局联合工会、工商联、司法局法援中心等开展流动仲裁服务4次,调解工伤保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争议4起,以最优方式化解劳企纠纷,既帮助企业最短时间定分止争,平衡企业利益诉求,最大限度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劳动纠纷化解高效便捷“进一门即化解”。

“叁”级联动。“仲裁+就业”内部联动,将“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机制和仲裁员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并行推进,开展“就业招聘+仲裁服务”活动3次,入企服务企业37户,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7项。“人社+司法”法治联动,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联合司法局开展“典”燃和谐法宣活动1次,共面向各类企业、求职者提供法律咨询27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770余份。“人社+法院”府院联动,强化裁审衔接,定期开展案情研讨5次和裁审信息比对1次,确保类案同裁、裁审统一。

“叁”端并治。抓前端,防“未病”,探索创新“人社+工会+市监+X”服务模式,融各部门势能于“双随机一公开”、工会“一函两书”等工作中,开展多形式的法宣和用工体检服务,指导企业成立调解组织,并引导企业调解组织自主解纷3次。截至目前,县域176家企业(组织)先后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非公调解组织建制率达93%。聚中端,治“微病”,围绕仲裁办案,及时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出具仲裁调解建议书17份,1-2季度调解仲裁案件45件,仲裁调解率达89.7%,仲裁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5%。控末端,化“顽疾”。对难以调解的仲裁案件,依法根据案情实际,运用终局裁决、先行裁决等仲裁雷霆手段,并结合案情追本溯源、排查风险隐患点,今年仲裁裁决案件共3起,向用人单位制发《仲裁建议书》5份。

“肆”式联调。坚持“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来人一杯茶,倾听半小时”服务理念,按照“窗口即办案+接待即化解”的工作思路,高效解纷。1-2季度通过该模式案外化解劳动纠纷11起;用好“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平台,创新“微信+调解”处置方式,以数字化赋能调处劳资纠纷15起,涉及金额9.07万元。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创新“仲裁调解+诉前调解”机制,今年3月,县人社和县法院默契配合,促成1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圆满化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借鉴农民工速裁模式,以“速裁模式+联调中心”加快工伤纠纷处置效能,2024年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案件速调10件,平均办案时间缩减至15日,最短办结时间仅1个工作日。充分发挥联调中心等基层调解效能,“基层调解+司法确认”双“保险”加持,今年该县通过该模式成功化解2起欠薪纠纷,力促劳企双方达成和解,并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及时进行司法确认程序,以“法院强制兜底”方式,节约劳动者时间成本,为纠纷化解提供了最优解。(谢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