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大关镇全面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结合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专项规划,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把“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作为服务群众、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通村民安全和增收的幸福路。
“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建设红色旅游路。大关镇麻山村是革命老区,1930年7月在此发生的欧家岭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庆地区一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也是中共桐城县委领导人民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了纪念欧家岭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桐城市政府在这里建立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后被列为安庆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到此祭奠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干部群众超过1万人。过去因为山高路险,对村民的日常出行以及上山参观的群众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此镇村调动多方力量,积极谋划争取项目资金,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2017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该镇利用扶贫项目以及村民自筹和社会资助的资金合计600余万元在地势险要的欧家岭修筑了一条5公里的水泥路;2021年初,又投入资金40余万元在该路所有险段安装了绿色防护栏,这些举措既方便了村民出行,又为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游览乡村美景提供了便利。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14年的0.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8万元。接下来,大关镇将继续利用欧家岭的红色基因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力争让村民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绿色茶叶+农家乐”,打造绿色品牌路。大关镇百岭村是山区村,林业资源丰富,盛产优质“红旗峰”牌桐城小花茶叶,全村种植绿茶2000余亩。过去因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总体较差,每到茶叶采摘销售旺季,茶叶要运出去,都只能走唯一的一条土路。土路宽度不足2.5米,中间又坑洼不平,乱石遍布,落后的道路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优质茶叶的外输,造成茶叶运输困难。近年,大关镇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长2.8公里、宽4米的水泥硬化路,和舒城县成功的贯通,一条路拉近了两地群众来往,也促进了周边的物资交流,更让县域农村路网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道路建设完工后,该镇结合茶季交通安全工作向上级申请开通了茶季公交,采茶季大量采茶工上下山采茶更方便安全了;茶叶生产所需的大型机器也可以顺着水泥路运进山村,在大山深处的制茶生产线可以放心开足马力生产,“红旗峰”牌茶叶也能走进更多人的家里。凭借“四好农村路”带来的便利,百岭村的乡村旅游也红火起来,每年都有很多的驴友以及越野爱好者顺着此路前往风力发电大风车基地游玩打卡;一家家“农家乐”、“茶家乐”也因此在山村兴办起来,不少旅客和茶叶商贩来到村里欣赏茶园风光,收购茶叶,体验采茶乐趣,到“茶家乐”品茶休闲。“四好农村路”给村民们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脱贫户和茶农的口袋也渐渐鼓起来了。
“蛋鸭养殖+规模化”,建设产业振兴路。在大关镇台庄村,2023年,依托新修的硬化路推进蛋鸭养殖示范区项目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直接带动台庄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安徽诚友蛋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胜说“鸭蛋是从养殖户和贫困户手中收来的,每天收5车到6车,大约在30多万枚,然后经过包装、加工,销往全国各地。路修好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扩大生产规模,”一枚小鸭蛋,变成“舌尖上的美味”,畅销全国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2023年带动周边1000余养鸭户,户均增收1.8万余元。该镇台庄村村民汤礼胜过去是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汤礼胜依靠养殖蛋鸭顺利脱贫。像安徽诚友蛋品有限公司这样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的鸭蛋加工企业,在大关镇还有很多。大关镇依托“四好农村路”,积极争取到桐城市畜禽羽绒产业园项目,共投入各级资金3亿余元,项目总占地面积200多亩。该项目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冷链物流区、配套服务区、产业带动区(绿色养殖区)为一体,链接蛋鸭现代化养殖、蛋品加工、羽绒深加工、羽绒家纺各环节,壮大了蛋鸭全产业链,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电商直播+农产品”,构建电商助农路。近几年,“四好农村路”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更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麻山村王兆晖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抓住了“四好农村路”带来的机遇,带着新理念、新创意返乡创业。在大关镇麻山村胡大姑农家院直播基地里,村民正忙着对自家产出的农产品进行打包,顺着新扩建的卅麻路运进了城里的饭桌上。“麻山胡大姑”一家人是土生土长的“乡土网红”,“麻山胡大姑”和“麻山晖哥”账号运营人王兆晖,和家人一起借助新媒体,凭借“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助力当地土特产搭乘电商东风“飞”出了大山。在直播带货助农上,他敢想敢干,积极学习新技术,打造直播基地,成立了桐城市麻山村胡大姑农产品经营部,着力打造“桐城麻山胡大姑农产品”品牌。他精心把控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通过抖音平台,直观展示当地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大关的高山茶、手工米面和粉丝、葛粉等逐渐成为网红产品,成为直播电商平台上的“抢手货”。截至目前,“麻山胡大姑”店铺系列账号在抖音平台已有“粉丝”20余万人,商品总销量万余件。
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如今的大关镇,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蜿蜒向前,“走”进了村里,“走”进了家里,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下一步,大关镇将继续高质量发展实施“四好农村路”,让农村公路串起红色文化、乡镇企业、生态产业,激活乡村旅游的“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动力,谱写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