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原山小区自2013年交付,建成10余年,入住率达到98%,共有高层12栋,别墅32栋,共计2947户,常住人口近8500人。小区居民外来人口多、小孩多、随子女来肥老年人多。这些特点导致居民之间交流少、地域认同感差,居民之间的很多小问题很容易就激化成了大矛盾。小区内有1000多平米的社区闲置用房,一直是毛坯房未装修状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自2020年1月成立后,接到居民多次反馈,如何让闲置用房变身邻里交往共享空间,闲置用房功能的规划设置、改造费用由谁来承担、投入使用后的管理与维护等事项成了让社区、物业头疼的问题。经过社区的多方努力,如今小区“闲置房”已然变成美好的“生活角”。
一、主要做法
(一)信息收集。通过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入户走访,物业发起线上意见征集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800余条。
(二)议题确定。通过对问题分类、梳理,综合小区大多数业主意见最终决定将小区内的闲置社区用房打造为居民活动室,搭建居民交流平台,延展一老一少活动空间。
(三)组织协商。2020年5月,蜀麓苑社区中海原山睦邻点经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多次讨论、碰撞,确定以“邻聚中海·最美原山”为发展理念,以“特色化区域党建、常态化为民服务、人文化社区融合”为目标,从拓展公共服务空间着手,以“邻聚、邻家、邻美”三个主题打造符合居民诉求的“共享天地”。以“物业投资、社区支持、企业捐赠、居民监督”的方式牵头盘活小区闲置用房。
(四)公示结果。2020年6月将小区物业用房改造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居民有异议。
(五)监督落实。蜀麓苑社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成立改造专班,目标明确、互相沟通、责任明晰,做好监督工作,真正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办好,确保闲置房改造成邻里交往、党群共享空间取得满意成果,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归属感。
(六)跟踪反馈。经过2020年-2023年的三次升级,目前睦邻点包括邻美(居民牵头成立陶艺馆、美术室、手工坊)、邻聚(红色小管家、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厅、党群志愿服务站、小区团体孵化间)、邻家(书法室、四点半课堂、宝藏社等适用于一老一小的学习文娱阵地)三个活动空间,全部免费交给小区居民使用,管理由物业公司、小区专职网格员、红色小管家、小区治理团体联合落实。每月自主开展10余场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年年有特色”。
二、协商成效
(一)搭好议事协商“朋友圈”。通过党建共建,搭建了“麓路有为”党建联盟平台,并设立“益麓”合伙人,创建“邻聚”议事厅,建立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小区自组织协同、社会组织参与、小区党组织协助的住宅小区议事协商“五方联动”运行机制,让小区治理有了主心骨、议事点。2022以来,小区进一步优化议事流程,融入“小管家”模式,建立亮单-接单-销单的“三单”服务工作闭环,解决了小区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和无障碍通道改造,以及外墙保温层的修复等内部疑难问题,2024年3月通过议事协商促成“一麓有爱”学生公交专线,助力解决家长接送难题。
(二)布好服务力量“作战图”。2020年7月中海原山小区党委组建成立,下设3个党支部,目前已在册党员148名,通过日常活动的开展,发掘老党员、老教师等小区能人“善治”骨干12名,引导其在小区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应聘”成为小区的“空间管理员”、“美好生活杂货铺店长”、“陶艺坊大师”等。组建了由18名党员自主参与的中海原山“红鹊”党员志愿服务支队,培养出方针政策宣讲员2名,文体队伍组织员4名,文明创建监督员6名,公共空间管理员3名,积极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绘好美好生活“和谐景”。经过民主评议,2023年3月小区正式引入专业托育机构,打造出“民营公助”的普惠托育园,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安心托幼服务。2023年7月试点打造“和善”、“蜀光”等红色楼栋5个,凝练出“六好”楼栋文化,深入推动居民参与和居民自治,并围绕文化艺术、公益服务、家庭教育等服务领域,积极培育小区“本土”社会组织、草根组织13支,并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创建出“麓丽微家”、“萌宝优学亲子中心”等品牌服务。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遵循“便民、利民、乐民”的原则,聚焦文化挖掘、艺术创作、便民阅读、亲子文化、青少年基础服务等互动功能,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化、常规化的服务。
三、经验总结
(一)搭建平台,让协商议事“实”起来。蜀麓苑社区一是积极搭建各类居民自治的载体服务平台,探索“矛盾就地化解”服务模式。通过开展“0.8公里”“邻里节”“妈妈厨房”等系列服务,将“陌邻”变“睦邻”,逐步实现了“让群众等”到“等群众来”的转变。二是率先建立“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优势,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管部门等议事员,按月开展重点议事会。三是聚力打造“一麓声话”美好生活微沙龙协商议事品牌。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共治,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力量,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智库,定期围绕居民热议关切的特色街区打造、营商环境提升等问题进行协商共议。
(二)完善机制,让协商议事“顺”起来。一是建立由社区党委全面负责,两委成员包联负责,小区网格兜底负责的矛盾处置包联机制,把重点隐患矛盾的处置工作纳入社区年度工作台账,明确网格责任、坚持条块协同。二是建立矛盾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对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科学研判,分类处置。“小矛盾”交由网格负责,社区党委集中精力关注“痛难点”问题,联动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确保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三是规范问题处置流程。积极推行“收集、议事、对接、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和“24小时内响应机制”,由专人负责全流程跟踪问题处置的实时进展情况,对已处置的问题及时跟踪了解成效,形成问题的闭环管理。
(三)汇聚合力,让协商议事“强”起来。一是组建协商议事队伍。社区党委牵头,联合人大、政协委员、居民骨干、党员代表、民警、律师、物业服务企业,形成“1+N”的基层治理队伍。二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深入挖掘小区能人、贤人、达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三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定期邀请派出所片警、律师、业务主管部门等进小区开展政策宣传和普法活动,引导居民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问题诉求。(黄玲)
相关图例
一、 搭好议事协商“朋友圈”
中海原山小区党委与中海宏洋物业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开通“一麓有爱”学生公交专线
小区治理多元主体在党群开放日为居民提供便民阅读、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
中海原山小区“邻聚”议事厅召开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民主评议会
二、布好服务力量“作战图”
於爱华“邻美”服务队帮扶困难家庭,赠送“暖心包”
小区治理共同体单位为老党员送去节日问候和祝福
三、绘好美好生活“和谐景”
“沟通的艺术”亲子沙龙
开展入园教育家长课堂系列服务
居民开展包粽子比赛
文娱团队“双节”文艺汇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