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王展)“今明两年,全省91%的农户第二轮土地承包将到期。安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1200万农户的延包任务。”8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二轮土地到期延包整省试点方案,探索出延包“八步工作法”和解决无地少地农户“地、利、岗、保”相结合的办法,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据介绍,2023年开始,全省第二轮土地承包就陆续到期,特别是今明两年,约有1100万农户的承包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占我省农户91%,为同期全国的三分之一,到期高峰比全国提前两年。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以来,安徽积极参加了国家全部4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今年,安徽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整省试点省,并于5月份在全国率先出台二轮土地到期延包整省试点方案。截至目前,今年到期的27个县(市、区)437万农户中,已有185.9万户签订了延包合同,占比超过42.5%。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试点以来,安徽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延包“八步工作法”,还对无地少地农户要地诉求、消亡户的界定、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延包、“小调整”的把握、妇女等特殊群体承包权益的保护、确权确股不确地等农民群众关注的6方面共性问题,探索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据悉,安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1200万农户的延包任务。坚持延包原则底线,以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承包期30年,不得推倒重来、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采用“地、利、岗、保”相结合的方式,妥善解决无地农户和少地导致生活困难农户的合理诉求。依法保护好妇女、进城落户农民等重点群体土地承包权益。
安徽将严格把握承包地“小调整”范围,严格管理机动地和新增地源,严格控制确权确股不确地,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承包地暂缓确权登记、占用承包地建房、承包地退耕还林、承包地权属纠纷、采煤区承包地塌陷等问题化解,确保延包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