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村改居”后半篇文章,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黄垅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敢于正视问题、勇于直面痛点、难点,巩固深化“三门工作法”,努力为社区居民打造幸福“温暖家”。
摸底数建联系,做到“主动出击找到门”。面对全新的管辖地界,黄垅社区第一时间找到了物业和小区业委会,掌握居民信息底册。为尽快认识和熟悉居民,全体社区干部利用下班时间,“看灯找对象”“主动亮身份”全面摸排居民信息,标明楼栋、原居住地、服务需求等内容,完善信息底册。同时坚持“四必访”,即新入住户必访,独居老人、残疾人必访,患大病、重病人员必访,突遭变故家庭必访。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摸排,摸排出非本社区党员181人,新入住户23户,独居老人128人、残疾人36人,重大病患及家庭突遭变故者38人。面对所辖小区居民构成复杂,既有各村拆迁安置人员,也有外来务工人员问题,社区按居民来源分类,联系居民原村或单位了解户情民情。同时,以非本村党员为突破口,优先培养党员骨干作为楼栋长,发挥带头作用。在榜样引领下,越来越多党员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户情摸底、隐患排查和政策宣传工作当中。
优队伍强阵地,力促“规范服务能进门”。探索“全科社工”模式,推动社区服务“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主动激发社工活力,要求35岁以下社区年轻干部参加社工证考试,提高专业能力,从而培养社区工作“多面手”。要求“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推进“全科社工、全能服务”工作模式,受理居民的各类办事需求。推动社会工作者由“专能”变“全能”,争取打造全科社工社区。为拉近服务距离,黄垅社区将建立智能网格化工作机制,提供线上服务平台,把资源、服务、管理覆盖到网格中,推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并由网格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群体进行组团式服务。真正形成“聚资源、优服务,联人心、享生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解难题办实事,做到“将心比心常上门”。社区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将服务送到群众心中。积极发动辖区内“芜湖好人”和党员的榜样作用,动员他们加入网格员与志愿服务队,不仅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向社区反馈,还经常走进居民家中,热心地听大家说问题、帮大家想办法,给大家解难题,真正先做到了人在“网”间行,事在“格”中办。同时加强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协调联动,以“三方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工作例会“三会制度”,主动听取业主意见建议;每月举办“业主请上座”活动,直面业主,了解业主需求,为其答疑解惑,争取让居民反映的物业问题“有处说”“有人听”“有解决”,累计接访群众9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解决业主诉求40余件。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汪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