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老垅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党建链”,做强“产业链”,延伸“服务链”,深入推进蔬菜产业基地项目,做强做大蔬菜产业,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党建链”,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蔬菜产业。发挥党员作用。蔬菜大棚选址于垅小路北侧红光组耕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让出自己的部分菜地,并对涉及土地的农户进行思想工作。发动村“两委”成员入户宣传讲解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蓝图。创新发展模式。成立大棚蔬菜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积极性,流转闲置土地资源。
做强“产业链”,统筹谋划,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新农业。在现有蔬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特色种植“粉果千禧”、“超甜88小红番茄”等水果蔬菜,村“两委”班子合理调剂劳动力,安排老年村民和脱贫户负责瓜果种植、看护管理、采摘果品,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为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强化政策新服务。借助中央衔接补助资金,积极发展老垅村优质蔬菜基地项目,建设新型高标准规范化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老垅村特色优质蔬菜产业提升。通过扶持政策激励,引导农户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探索建设新路径。引导经营主体和农户加强科技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精细管理,打造老垅蔬菜品牌,推进蔬菜产业链提质增效。
延伸“服务链”,统筹协调,增收致富蔬菜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老垅村蔬菜钢构大棚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2余亩。该项目2024年实施,投资50余万元,预计可为农户与村集体经济创收上万元。辐射周边农户种植大棚蔬菜,通过订单生产特色蔬菜,使特色蔬菜品牌壮大,通过包装加工、储藏、运输等形成全产业链,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种植结构,由党支部牵头,把产业专业大户、党员户和部分群众户组织起来。完善软硬件设施,着重解决基地灌溉用水、大棚、喷灌滴管和种苗生产等基础设施设备推广优质新品种、避雨栽培的蔬菜种植新技术,全面提高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老垅村 张家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