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创新路径方法,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服务保障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坚持健全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学习教育、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等链条,不断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寻流让党员流动不流失。推行“一月一摸排、一月一更新”制度,以村(社区)网格员为主体,设立流动党员信息联络员,结合村“两委”干部包片情况,与流动党员建立“1+N”的结对关系,摸排流动党员3600余名,确保党员去向全掌握、流动不流失。加强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流动党员到居住地报到,让“隐形党员”现身、“口袋党员”回家,共督促1294名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增强流动党员群体的凝聚力,9月份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宁等地成立流动党支部,把40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
融流行动让党员高飞不断线。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现实困难,通过寄送书籍、线上辅导等方式“送学”。全市共向流动党员和流动党组织寄送学习书籍2001本,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推送公开学习资料264期次,组织流动党员开展“三问”研讨40次。利用节日契机,适时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或联谊会,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所想所盼。“双节期间”,各级党组织走访、座谈、慰问流动党员及其家属近6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5条。
助流行动让发展提升有举措。发挥流动党员见识广泛、信息灵通、技术先进等优势,鼓励在外党员将其先进技术和发展思路分享出来、推广起来,为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建言献策、推介宣传。注重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强,公道正派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推荐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及村(社区)“两委”换届人选,提高他们的身份认同感。搭建引“流”回巢平台,支持流动党员和优秀乡友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传经送宝,推动形成“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良性循环机制,现已有15名优秀流动党员在桐投资兴业。(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