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议事会一开,小区居民很多事情就解决了,这下大家都放心了。”近日,说起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黄垅社区的“小板凳”议事会,小区居民李阿姨赞不绝口。今年,保定街道黄垅社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在辖区内积极组织召开“小板凳”议事会,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轻松氛围中宣传政策、收集诉求、化解纠纷、解决问题,用“小板凳”凝聚起“大民心”,激发出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强大动力。
搭建平台,“小板凳”上问民需。黄垅社区以网格为单位,搭建议事平台,将政策宣讲、民主议事、建言献策融为一体,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网格员在辖区内“搭台子”“搬凳子”,向群众宣传民政低保、法律法规、垃圾分类、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和政策知识,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当前社区重点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心声,做到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化解,引导群众广开言路、反映诉求。今年来,通过“小板凳”议事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
对症下药,“小板凳”上解民忧。“环境卫生怎么改善”“活动内容形式不丰富,如何充实文化生活”“怎样预防养老诈骗?”“垃圾分类怎么推进”,像这样“开门”找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成为“小板凳”议事会的重要内容。黄垅社区始终坚持以诉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小板凳”议事会开在小区楼道、活动广场,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桩桩事情在商议中达成共识,一条条好建议在议事中涌现,今年来,开展“小板凳”议事9次,参与群众130余人次,将收集落实群众意见建议转化成工作成效。
共商共治,“小板凳”上促和谐。黄垅社区积极探索群众自治新路径,充分发挥“四治融合”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力量,灵活召开“小板凳”议事会,协商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讨论决策,看到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在现场,激发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小区内纷纷充当“和事佬”“传声筒”,在议事会上准确“通报”近期小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既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汪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