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 同频共振聚智慧 赋能成长促发展——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开展校家社共育活动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10-31 09:38:34 责编: 武鹏

金秋十月,秋风轻抚稻穗黄。为贯彻落实“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十大行动3.0版,10月25日,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推出“同频共振聚智慧 赋能成长促发展”校家社共育活动,旨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

合肥市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沈立珍、教育教学副校长任冠男、瑶海区大兴镇兴漕社区党委委员张婷婷、集团各校区教导处以及通小教育集团一年级、三年级家长代表,近300人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以集团总校长沈立珍的致辞拉开帷幕。沈立珍回顾了过去几年学校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与荣誉,强调校家社合作的重要性,并对全体家长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校家社共育未来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鼓励家长们能够继续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学校教学赋能

深耕细研同聚力


通小《学习方案》所倡导的“先学后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眼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大通校区教科研主任薛崧对学案的设计意图及使用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家长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劝告家长不要急躁,要多与老师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寻求解决方法。

家校合作共赢

爱的桥梁稳搭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永远的导师。大通校区三(10)班金佳琪同学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思考与感悟进行了分享,她表示,理解与支持是家校合作的基石,家校合作是孩子成长的双翼。她通过家校共育的一件件事例呼吁家长要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支持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孩子多陪伴引导、鼓励和肯定。

社会资源联动

拓宽视野促发展


社会,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蕴含着无限的知识与智慧。大兴镇兴漕社区党委委员张婷婷针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她从家庭教育的问题出发,谈典型说原因,并给出家庭教育合理的办法与建议,引发了现场人员的共鸣。

名师专家引领

启思践悟共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 “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活动还邀请了国家级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合肥市管以东家校共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合肥市首届“美丽班级”班主任、25年专注幸福教育的胡付彪老师为家长们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学做智慧家委 共育幸福孩子》的讲座。

胡付彪老师以他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用生动有趣地谈吐,为家长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教育盛宴。讲座从什么是“幸福”开始,“育人先育己,爱人先会爱”,鼓励家长们学会感谢自己,懂得倾听,善于找优点,勤于夸赞。再从“与孩子家人、与班级教师、与家长家委、与学校领导”四个方面分享智慧家委的工作方法与心得,表明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校共育的技巧。

讲座中,胡付彪巧妙运用互动提问,邀请家长分享感受、困惑,现场操练等形式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参会者,家长们听得聚精会神,唯恐错过任何一点精彩内容,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点头认同,时而埋头记录,时而凝眉反思。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家长们意犹未尽,感叹受益匪浅,纷纷在活动后积极地与专家进行家庭教育探讨。

校园文化是学校之根,精神之魂,孕育着教育智慧。活动期间,家长们一同参观了长乐校区具有传统气韵及现代审美的校园文化,学生代表在“美育长廊、校园读书角、希望之贝”等文化景观前绘声绘色地讲解,引得家长们驻足倾听。同时,大家还被热情洋溢的凤阳花鼓大课间活动浓厚的氛围所感染,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学生们的精彩瞬间。

本次活动的深入实施,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更新了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和孩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家校合力,携手同行,用心、用情缔结起温暖而有力的家校纽带,用爱与责任助力每一位学子向美而行。(任冠男 童小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