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这样形容“科大硅谷”的作用:“我们好比是育苗基地,让种子发芽破土、让幼苗茁壮成长,终成参天大树。”许伟伟和他的“乘翔微电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株幼苗。
2022年,许伟伟离开了工作10多年的美国加州硅谷,回到合肥创业,以创始人的身份成立了合肥乘翎微电子公司,专注于高端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合肥这片适合“养人”的土壤,为“这株幼苗”的快速成长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乘翎作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试点公司,成功承接了中国科大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的科研成果,并通过优化技术路线、明确产业链各环节的突破点,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加快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公司于2022年6月入选“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项目,2022年12月荣获“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于2023年8月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初创企业组第一名。同年,入选2023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
2024年,乘翎成功牵头申报了“算力系统关键单元部件供电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入选了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与多家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合作,推动了高端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作为国内集芯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兴科技企业,乘翎在科技上的突破所带来的成果直接在专利数量上体现。在合肥市相对完善的专利政策支持下,乘翎加快了高端芯片研发的专利布局。近两年来,乘翎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6项,13项已获得授权。同时申请美国专利5项,1项获得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项登记成功。在重大技术突破层面,乘翎核心技术团队程林教授和许伟伟博士,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宽松的专利政策及其所带来的良好科研环境支持下,乘翎一步步通过科技突破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2022年,凭借着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与创新成就,乘翎获得了合肥市“专项资金”的支持,并在此后两年内依据《合肥市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多次获得此类资金支持;2022至2023年,乘翎接连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肥市高新区雏鹰企业”“科大硅谷入库企业”“ 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享受合肥市针对相关企业所设置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并在2023年底获得7000万A轮融资。
同时,作为扶持力度最大的支持资金,合肥产投集团和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资金强势注入及时为乘翎缓解了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使乘翎在产能供给、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展方面拥有了更为充足的资金来源,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升级,并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更为广泛的销售网络。此外,在科技硬实力的支持下,乘翎陆续获得安徽省投创谷资本、合肥市种子基金、合肥市天使基金、合肥高新区投资三级政府引导基金,以及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同创伟业、安元基金、科大硅谷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这些资金的注入进一步夯实了乘翎的基础。
如果把“乘翔微电子”看成一棵快速成长的幼苗,那么放眼科大硅谷,这样喜人的长势处处皆是。
从2022年6月13日科大硅谷建设正式启动起,科大硅谷一直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建设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截至2024年9月底,科大硅谷片区新入驻科技型企业1725家,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6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6万名,设立海内外创新中心12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2300亿元。
在省、市、校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大硅谷建设蓬勃起势,初步构建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成为我省创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吴海龙看来,科大硅谷同样在快速成长,“在科大硅谷已涌现出一批创新单元,我们正力争打造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千万株秀木必将汇成一片浩大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