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保定新城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针”、党员为“链”、服务为“线”,下足“绣花功夫”,穿起基层工作“千条线”,做好基层治理“针线活”,不断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以党建为“针”,答好“政治过硬卷”。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引领作用,聚焦工作需要,围绕党建及业务知识必学书目、工作要求等确定党课内容,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支部书记、退休老干部用听得懂的“白话”及方言土语讲课,让党员喜欢听、又受教,提高党课的“抬头率”和“点头率”。今年,结合“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组织优秀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开展了“党的政策理论宣讲”“榜样的力量”等活动5次,先后举办特色教育实践活动3次。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以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为目标,开展“沉浸式”党员教育。组织党员参观渡江第一船纪念馆、三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党员200余人次。
以党员为“链”,答好“治理增效卷”。社区党总支以盘活小区红色资源为治理点,在推进在职党员报到、老党员发挥余热上下功夫。先后联合成员单位强化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工作,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认领党员责任区,并将报到党员编入居住网格,纳入社区服务队,引导报到党员担任楼长、网格长,每月定期开展“党徽在社区闪耀”“网格红、动力足”等主题活动,广泛收集梳理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和居民需求,建立动态的微项目、微心愿清单,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社区退休党员余热,以“老”面孔带动社区治理,对小区环境改造、停车位管理等常态化问题建言献策。今年以来,组织党员上门走访420余户,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40余条,老党员建言献策14条,解决小区环境整治、邻里纠纷等各类问题70余件。
以服务为“线”,答好“群众满意卷”。聚焦居民住户多、诉求收集难等难点,社区坚持问题导向,以“邻里活动+”为抓手,吸纳网格员、业主代表、“五老”和热心居民共20人成立小区“红板凳队伍”,利用流动板凳会的方式,收集“服务清单”,再通过板凳会的形式群策群力共解难题。同时将各类服务下沉到板凳上,为居民提供医保代办、大病救助等便民服务,用“板凳”代替办公桌,真正实现居民“跑腿”向社区“下沉”模式的转变。开展“爱心敲门、情暖万家”活动,建立“特殊群体关爱台账”,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形式,为特殊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居民“满意度”。今年,开展“红板凳志愿微服务”活动10次,通过该路径先后解决小区外墙渗水、管道破损、飞线充电等问题60余件,累计走访困难群体150余人次,服务时间500余个小时。(鲍炳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