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管理、提升党员素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鸭棚社区探索创新特色做法,切实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强化思想教育,打牢“基础桩”。鸭棚社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新模式”。一是打造指尖“云课堂”线上模式。利用“腾讯会议”,定期参与线上组织生活,如开展线上党课学习、换届选举、预备党员转正大会等,让流动党员通过“腾讯会议”直播间远程参与学习,同时履行党员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以邀请选调生为流动党员上党课的形式,确保组织生活不断档。为党员提供菜单式服务,督促鼓励党员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保证学习时效性、提升学习主动性。二是搭建党员教育“时时学”线下平台。依托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学习阵地,邀请辖区老党员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同时将宣讲内容制作成“微党课”视频,将党课内容精简化生动化。组织年轻党员成立“送学上门”小分队,通过上门播放或发送到年老体弱党员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强化管理监督,筑牢“桥头堡”。为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提出党员发展“新要求”。一是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严格实行党员发展“五阶段”,把好推荐关、考察关、政审关。实现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优化”。二是严守“监督关”,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党员意识淡薄、违规违纪等不合格党员及时给予组织处理;发挥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辖区党员的监督,通过观看红色影片、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做好党员日常警示教育工作;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到“互联网+监督”工作中来,让指尖上的监督“无处不在”。2024年,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2名。
强化服务保障,搭牢“连心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为民服务“新高度”。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拉近党群距离,让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形象“立”起来。按楼栋细化网格管理体系,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准确匹配党员和群众,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和“联得上感情、办得了事情”的要求,逐门逐户开展党员包保工作,形成“居不漏户、户不漏人”的网格体系。二是通过在党员家门口张贴“党员之家”标识牌,激发党员争当模范、争做先进的内生动力,充分打造一支“愿干、能干、肯干”党员志愿队伍。制作党员服务卡,定期开展“微访谈”,倾听“微心愿”,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每人”。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广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新高度”,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细、做深、做实。(刘雪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