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城社区:“五式联动” 助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来源: 2024-12-01 20:42:17 责编: 聂梅

dad1e3b934b5088be156727021cf43a

近年来,保定街道保定新城社区党总支围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践诺式”管理在职党员、“灵活式”管理流动党员、“定岗式”管理无职党员、“双重式”管理退休党员、“关爱式”管理困难党员,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践诺式”管理,让在职党员显担当。坚持“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践诺承诺”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通过双向认领和服务方式,根据所在岗位职能、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主动对照清单进社区、进网格、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有43名在职党员进社区登记建册,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50项民生实事宣传、垃圾分类、平安建设等组团式志愿服务20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000余小时,切实引导和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亮身份、送服务、作表率,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能量。

“灵活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归属。坚持“不拘形式、讲求实效,方便党员”的原则,实施流动党员“灵活管理”,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等线上教育资源,及时向流动党员们推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资料,不断拓宽学习渠道,保障学习无界限,知识常更新。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积极探索流出地和流入地“联合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双向联系,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同时鼓励流动党员主动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与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今年,邮寄送学、线上推送共11次,共有8名流动党员参与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

“定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责任。组织无职党员积极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采取党员自愿报名与组织安排相结合,对无职党员发放《党员联系卡》,登记造册,根据党员年龄、能力、特长等因素,设置党务监督、政策宣传、民意调查、爱心巡护等多个岗位,按照就近便利、择优配岗原则,制定并公示定岗方案,引导无职党员积极领职责、当先锋。保定新城社区结合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每季末,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书记点评的方式,对党员履责践诺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党员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

“双重式”管理,让退休党员有所为。社区积极探索离退休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方式,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党员余热的工作方法,从退役军人、离任社区干部、退休党组织书记中择优选取5名奉献精神强、身体条件好的老党员,围绕社区治理发挥“银色党员”的优势,做好理论政策“宣讲员”、社情民意“收集员”、重点工作“联络员”、居民群众“服务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将有群众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党员充实到社区邻里调解委员会中,帮助解决邻里矛盾纠纷。今年共组织7名老党员开展理论宣讲3次,邻里矛盾调解9件,收集居民意见17条,激发了社区治理新活力。

“关爱式”管理,让困难党员有依靠。倾听诉求,抓好思想关怀。根据困难党员年龄、就业、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情况,建立困难党员档案,结合实际情况,党组织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做好帮扶,抓好生活关怀。开展社区“两委”与困难党员“1+X”结对帮扶,不定期上门为困难党员跑腿帮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结合重要节日,开展上门走访慰问,确保困难党员患病时有探望、生活困难时有扶持、重大节日有慰问,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20余人次、上门问诊困难党员21人次,为其解决生活困难9件,听取工作意见建议6条。(鲍炳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