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繁昌区
繁昌区退役军人张家才:创业富民领头雁
来源:崔后明 谷碧松 2024-12-06 15:16:48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纵强


8ef0a9f2d2c5c2d641ae7ce4824a22a

日前,在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大冲村的顺垅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车间已顺利完成改造,一名高大魁梧的中年人正现场安排师傅,对2台全新的粮油加工机械进行安装调试。他就是繁昌区顺垅农机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退役老兵张家才。

志存高远:平凡之中见本色

1972年3月,张家才出生于繁昌区孙村镇长垅村,从小就好学上进的他于1993年12月应征入伍,成为北京武警总队一名年轻的战士。部队服役3年,他勤学苦练,处处争先,并荣立三等功1次、优秀士兵2次,成为父母和乡亲们的骄傲。

1996年底,张家才退役回乡,被分配至繁昌区平铺粮站工作,后因单位改制主动要求下岗。他清楚地记得,1999年5月份的一天,他在办事途中经过新林漳河段,听到路人的呼救声,张家才毫不犹豫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起一名落水妇女。直到被救妇女家人将感谢的锦旗送到平铺粮站,同事们才知道了张家才见义勇为的事迹。

从2005年开始,张家才又回到了老家孙村镇长垅村,陆续在当地企业任基层管理工作。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老兵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把根深深扎在基层、扎在群众心中。直到现在,他还同时兼任着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支部委员等职,并积极参加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获得市、区、镇级荣誉无数。

小试牛刀:千亩闲田变沃野

张家才坦言,正是有了在平铺粮站8年工作经历,让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感情。后来,当他看到本村大片的农田因无人耕种而日渐荒芜,长满齐腰杂草,张家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2011年下半年,他果断流转承包了村里313亩闲置荒田,正式成立繁昌佳才粮油种植家庭农场。面对丘陵田块小、又不规则的困难挑战,他并没有退缩,仅仅一年便获得巨大的丰收。以致于后来,更多的村民找到张家才,主动将田地交给他承包,既让荒田重新焕发生机,同时也得到满意的收益。

至2016年,张家才承包的田地面积达到了1020亩,不仅成为长垅村第一个承包大户,更成为了全镇名副其实的乡村种粮带头人、科技示范经营户。2019年,张家才又投资建成了可日产15吨的精米加工生产流水线,成功注册的“钳口香米”品牌,也因其品质优良、价格实惠,成为远乡近邻餐桌上的“香饽饽”。

4bbd9ab27b6725d2a36adca28e27292

大展宏图:农机合作领头雁

尝到甜头的张家才并没有满足现状。2020年7月,他看中了本镇大冲村原林场1号地块,正式注册成立繁昌顺垅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创建了日烘干能力高达180吨的粮食烘干厂,形成集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还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岗位培训、停车维护等服务,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近百名农户受益。

作为一名老党员,张家才永远牢记党的培养和恩情。2021年,经上级批准,合作社正式成为了党支部,由最初的3名党员发展到如今10余人的党组织队伍。2022年,成立当地第一家农业合作社工会组织,广泛凝聚职工力量,积极为职工谋福利。他还坚持每年筹集专项资金,会同大冲村委会对当地困难户发放慰问品、救助金。

在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照片,是他2022年9月参加芜湖市最美退役军人表彰大会时抓拍的。身为一名退役老兵,他深情表示:“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搞好农业科技服务,带动村民种粮致富,是我一辈子不变的追求。”(崔后明 谷碧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