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又要熬夜接生了,有两头母牛有明显分娩预兆,还有好几头就最近几天出生。”虽然有些疲惫,但掩饰不了安徽省学伟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学伟脸上的喜悦之情。11月底,有10多头经过胚胎移植受体的母牛相继临产,新一批西门塔尔、夏洛莱纯种犊牛陆续出生,这些犊牛体型健硕、产肉性能优异。两年多来,100多头肉牛良种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相继出生,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效益。
张学伟的喜悦,来自于安徽农业大学与临泉县共建的皖西北试验站的专家团队。为解决肉牛良种问题,2023年,皖西北试验站组建了肉牛繁育专家团队,把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等高效繁殖技术作为提升企业优秀种群数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成立了安徽农业大学临泉肉牛科技小院,在企业建立了30平方的胚胎移植实验室,委派1名博士后和2位研究生长期驻场开展肉牛胚胎移植技术研发和应用。
“由于每头牛平均2个月才能超数排卵1次,刚开始母牛超排不是很稳定,部分牛对超排反应不好,出现的问题不能快速解决。”安农大2023级动医专业研究生赵香帅说。
为排查原因,农大师生冒着酷暑,在炎热的牛棚里开展试验,不断练习冲胚技巧,摸索取胚方案,最终解决了问题。
“两年来,共计超数排卵良种母牛60余头次,移植受体牛300余头,已成功获得西门塔尔、夏洛莱、黑毛和牛等品种胚胎移植后代100多头,还有50多头母牛待产。这是我省首次规模化研发和推广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也获得了最大的良种群体。”安徽农业大学肉牛产业研究院繁殖专家李运生说。
据了解,临泉县的肉牛良种繁育得到了安徽肉牛种质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该中心依托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安徽省家畜基因库、安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积极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企业标准的建立,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对肉牛产业来说非常重要,但肉牛良种繁育充满了挑战,把书本知识用在‘三农’一线,不但让我学到了技术,也为肉牛产业振兴做出了努力,也坚定了我从事肉牛繁育工作的决心。”赵香帅说。
据了解,在传统的繁殖方式下,一头母牛一年只能产下一头犊牛,而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利用优秀良种母牛超数排卵处理,结合优秀公牛的冻精进行体内或体外受精,一头母牛一年可以获取十几甚至几十枚具有高产潜力的胚胎。这些胚胎再通过“借腹怀胎”的方式,可以生出更多优秀的“精英种牛”,从而实现优良种群的迅速扩大。
下一步,安徽肉牛种质创新中心将依托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做好“试验站+”文章,大力推广应用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积极研发以体外胚胎生产、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肉牛繁殖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临泉及全省肉牛种群的品质和生产性能,为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赵怀勇 张运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