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地、几张板凳、一群居民,围坐一起讲政策、拉家常……在保定街道黄垅社区,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在社区小广场上火热进行着。
“以前,我们总认为社区只管大事,生活的琐事小事不知道去哪里反映,看见了不说心烦,又不知道怎么解决。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不管是公共的事,还是家庭的事,都可以在‘板凳会’上提出来,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和物业就坐在我们身边,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社区对群众需求的尊重和关心。”提起“板凳会”,居民王奶奶点赞道。
王奶奶今年73岁,她和老伴年纪都比较大,孩子们也经常不在家,家里卫生间常有漏水。后来,她抱着试试的心态在社区的“板凳会”上提了一嘴。没想到,社区干部很上心,当场和物业就沟通如何解决的事情,很快,就为王奶奶解决了卫生间漏水的问题,老人们互相交流时提起这事都竖起大拇指。现在,只要听说开“板凳会”,不管有事没事,老人们都会提着小板凳过来听听。
在锦园小区,“板凳会”常态化开展。一个记录本,十几张小板凳,没有会议室,也没有讲话稿,居民、业主、物业、社区干部共聚一起,说的是百姓关心的大事,议的都是社区发展的热事。小区内电动车随意停放、楼栋过道灯照明、垃圾清运频次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板凳会”上提出,群众说困难、提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记录,对于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就进行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于这样的议事平台与“接地气”的议事方式,群众频频点赞,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汪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