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因文明而温馨,文明因实践而绚烂。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不断深化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夯实文明实践阵地、拓展文明实践内涵、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增强文明实践影响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图为沿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聚焦阵地建设,“小”场景实现“大”成效。近年来,保定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通过腾、挪、合等方式,整合各类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个,同时积极拓展文明实践阵地的外延,将文明实践融入文化广场、口袋公园、渡江第一船纪念馆等等场所,打造了8余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点,构建起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实践链成立以来,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制定每月文明实践活动计划,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文明集市、理论宣讲、文艺汇演、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常新、活动常态、服务常在,不断扩大群众生活的“服务圈”。
图为中秋邻里节文化活动
聚焦文化活动,“小”节目展现“大”作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之花就开在哪里。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紧紧抓住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群众文化这三个关键因素,以文艺志愿服务为主要途径,把文明实践与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在群众家门口搭台、唱戏,传递文明新风尚。今年以来,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开展文化文艺活动20余次。春节期间,保定新城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送福写春联”活动。元宵节期间,鸭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吃汤圆、听戏曲”元宵节,一次次春节文艺活动向群众呈现出一道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中秋节期间,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保定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和谐三山·幸福保定”首届邻里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让居民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烟火里”的邻里情 ......一场场文艺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唱响了文化传承的主旋律。
图为道德讲堂进校园活动
聚焦典型引领,“小”切口汇聚“大”能量。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正的“能量源”,一群好人就是一个爱的“反应堆”。
近年来,保定街道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辐射带动作用,保定街道积极鼓励身边的好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无论是环境整治、助老助残,法制宣传,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些文明实践活动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也传递了正能量,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氛围。为表彰和宣传典型事迹,各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设置了好人榜和移风易俗广场。好人榜上,一张张照片、一段段事迹,生动展现了身边好人的风采和品德。移风易俗广场则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举办“抵制高价彩礼 为爱‘轻装减负’”、移风易俗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保定街道各村(社区)积极开展道德讲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讲述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和居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让社区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
下一步,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发展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王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