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临泉县:项目入驻家门口 “大雁”不再往南飞
来源:赵怀勇 2025-03-24 17:12:08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喻寒松

近日,在临泉县老集镇产业园内,齐美玲正和伙伴们一道忙着操作机器,织袜、锁边、定型,细心而麻利。她说:“厂子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工资按计件结算,多劳多得,再也不用外出奔波了。”

之所以不用外出奔波了,是因为江俏针织袜业的入驻。

2024年以来,临泉县老集镇围绕“3625”产业布局,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成功引进一批服装鞋袜加工企业入驻,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近10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江俏针织袜业就是其中的一个。

该厂是从浙江诸暨引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可生产3000多万双袜子,产品主要出口拉丁美洲、南美洲等地。目前,厂里的订单已排到6月份,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生产主管李兴芳说:“为了按时交货,我们急需大量纺织工人。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年后新增了40名工人,有力保障了订单生产。”

裕宝鞋业是老集镇的本土企业,它看中是产业园的便利交通条件的大量熟练员工。这里距离高速路口仅2公里,交通便利,不仅方便产品外销,也便于原材料运输。

据了解,裕宝鞋业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是安踏等知名品牌的鞋面代理生产商,年产量可达40万双,年产值约600万元。

目前,老集镇已成功引进6家纺织企业入驻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多万元,带动就业超过300人。预计厂房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税收约5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的还有滑集镇。

“我以前在浙江打工,孩子只能当留守儿童。现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拿7000多块钱,从家骑车十分钟就能到工厂。”在保立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挡车工刘利梅一边检查袜子质量,一边介绍自己的情况。

这家由蚌埠企业家投资建设的公司,主要生产销往欧美的高端长筒袜、船袜、中筒袜等。自2025年2月投产以来,已吸纳周边60多名村民就业。

该企业负责人靳其龙说:“我们厂现在使用的智能织袜一体机,是一种先进的袜子生产设备。预计2025年将生产袜子2000多万双,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

在滑集镇,像这样从事袜子、服装等轻纺业的企业有30多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

轻纺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是滑集镇党委、政府对产业转移趋势的精准把握。

2022年,滑集镇党委、政府带领村党组织书记前往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在绍兴诸暨市大唐街道的袜业车间发现,当地不仅有千余名滑集籍技术工人,还有从事袜业上下游生产的滑集籍商贩。

随后,滑集镇着重谋划轻纺业发展规划,全面摸排辖区闲置土地资源,掌握在诸暨从事纺织的滑集籍村民的联系方式和工种,组建招商小分队拜访袜业企业,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厂房。

靳其龙的亲戚在诸暨从事袜业生意多年,有订单但没时间管理生产。四年前,他和朋友在外县投资开厂承接亲戚的生产订单。他发现外县的工厂里有不少临泉县滑集镇人,在他准备投资建新厂时,滑集镇党委、政府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为保障年后企业正常开工,滑集镇利用春节期间群众回乡的时机,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文艺演出等方式,向群众发布招工信息。曾在外地鞋厂工作的赵丽敏看到“家门口”就业信息,2025年便留在了家乡,经过几天培训,已成为一名定型工。

项目入驻家门口,“大雁”不再往南飞。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可以更好照顾家庭、陪伴孩子、孝敬老人,既能挣到钱,也促进了家庭和谐。(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