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安徽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晓磊 2025-03-31 09:05:52 责编:李晓磊 胡明兵 张文洲

3月28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安徽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11.4%、22.7%、6.5%,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

此外,2024年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59.3%、66%、36.6%。

据悉,为完善“全链条”安全责任体系,安徽动态更新“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厘清省直45个部门256项安全生产职责。强化“隐患前追+事故后追”,责任倒查159人,省级挂牌督办事故7起、提级调查4起。

在建立“全覆盖”督察检查体系方面,安徽开展了高级别安全生产督察,聚焦安全生产责任措施和全局性重点工作落实,完成首轮两批对6个市和2个省直单位的督察。同时,以省安委会名义开展季度安全生产督导。聚焦专项治理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压茬推进5轮全覆盖指导服务,治理隐患6692项。省安委办会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一竿子插到底”突击抽查,强化真督实查、压茬推进、闭环管理。

在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方面,安徽围绕全领域覆盖、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管,提升“最先一公里”安全预防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化解能力。深入分析研究近9年事故特点,绘制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一张图”。实施矿山、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37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督促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9万项,推动企业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改造9.8万项。紧盯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开展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和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等“全链条”整治,消除隐患56.5万项。关闭退出、整合重组、升级改造矿山29座,“一库一策”治理“头顶库”31座,销号尾矿库3座。全省39家化工园区均实现安全风险等级达标,现有10家硝化企业全部完成自动化改造。制定工贸行业安全生产30条硬措施,实施电焊机“加芯赋码”,接入焊机数据4.5万余台。

安徽还打造“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建成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接入水利、气象等21家部门33个业务系统,整合126万路视频监控资源,常态化开展可视化拉动练兵,基本实现了灾害现场“看得着”“听得见”“喊得到”。此外,初步建成以指挥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窄带无线通信网为依托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为了形成“全过程”灾害应对体系,安徽明确省市县乡四级防汛包保责任人1.7万余名、城市防汛排涝责任人4200余名,纳入省应急指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一键呼叫,灾害预警和临灾“叫应”直达基层。2024年6月黄山市遭遇强降雨袭击,省防办紧急集结救援力量6400余人投入抗洪抢险。针对歙县4个村庄“三断”问题,调派20架无人机、直升机紧急驰援,第一时间打通生命通道。在江淮之间、淮北地区梯次前置抢险救援力量9.5万人,及时处置堤防险情245处。为696个村配备卫星电话,果断转移人员9.3万人。扎实开展灾害救助,争取中央救灾资金4.73亿元、物资4.6万件。各项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有力确保了干支流堤防、水库等重点防洪工程安全,确保了交通、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确保了灾区安定和社会大局稳定,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安徽织密“全社会”共建共治体系。锚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将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培训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94.4万人次。强化应急科普宣传,创新实施“案例教育法”,制作警示教育案例800余例。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应用覆盖全省的21万台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应急信息直达乡村街道,直接传入千家万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