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玄武街道
旧貌焕新颜!这个老旧小区的“变形记”藏着幸福密码
来源:王倩 2025-04-22 06:17:31 责编:谷京荣 胡明兵 喻寒松

暮春时节,走进凤阳县玄武街道方邱湖社区梅山花园小区,沥青路面干净平整,彩色步道蜿蜒穿过绿荫,太阳能路灯上悬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摆。老人们正沿着新修的防滑步道散步,他们笑着对邻居说:“现在推开窗是花香,走出门是笑脸,谁能想到这是住了20年的老小区?”这场由“脏乱差”到“美净齐”的蜕变,是党建引领下民生工程的温暖注脚,更是社区与居民共绘的幸福画卷。

破茧之路:从“忧居”到“优居”的蝶变

曾经的梅山花园是典型的“问题小区”:路面坑洼积水、飞线密如蛛网、绿化杂乱无章,毁绿种菜遍地都是。1650多户居民盼改造盼了十年。2024年初,社区党总支将改造工程列为“书记领办项目”,组建由党员、居民代表、物业组成的“红色专班”,带着图纸敲开600多户家门。“我们开了23场专题会议,把居民的‘急难愁盼’写满三大本。”方邱湖社区书记杨帆翻开泛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21栋王大爷担心雨天路滑”“5栋李大姐怕施工影响孙子中考”“楼顶漏水需彻底修缮”……

改造不是“一刀切”,而是“私人定制”。针对老年人居多的现状,主干道旁的步道全部铺设防滑坡道,楼道加装扶手和感应灯;为解决停车难题,盘活边角地建成200余个生态停车位,防雨车棚和充电桩同步入驻;最让居民惊喜的是,停满电瓶车的破旧角落室变身“红色议事亭”,斑驳的围墙绘成了美丽的丰收景象,连陈年垃圾场都变成了带滑梯的“儿童乐园”。现在站在阳台往下看,就像住在公园里。”居民薛伟青指着楼下新栽的樱花树,眼里满是笑意。

民心工程:改到群众心坎里

改造过程中,党员始终是“主心骨”。74岁的老党员沈云扬主动担任义务监督员,每天揣着小本本在工地转,发现排水管材质不符要求,当场要求返工;90后党员金晔晖组建“敲门小组”,操着凤阳方言的大爷大妈们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施工遇到矛盾时,社区党总支搭建“党群议事厅”,让居民与施工方面对面协商,24小时内回应诉求。“有次暴雨B区楼顶漏水,方邱湖社区书记杨帆带着施工方冒雨查看,全身湿透却先关心独居老人家里是否进水”。居民回忆起这些细节,声音里满是感动。

变化看得见,温暖摸得着。曾经终年阴暗的楼道装上了路灯,架空层变成“花园小平台”,社区还推出“15分钟便民圈”——步行5分钟到老年助餐点,8分钟到社区卫生室,10分钟到超市购物点。78岁的退休老场长史云亮说:“以前羡慕新小区,现在反过来,亲戚朋友都夸我们‘老小区过上了新生活’”。

幸福续航:共建共享新生活

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环境之变,更是人心之聚。小区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组成的“红色自治队”,60多岁的刘登云主动担任队长,带着老姐妹们认养绿地;社区的残疾人组成“文明卫士”,每周清理楼道杂物;社区开设“美德银行”,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理发、代购等服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

最动人的场景发生在今年元宵节。社区在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闹元宵”联欢会,老人们坐在一起喝茶吃水果,孩子们忙着猜灯谜、套圈,曾经互不相识的邻居围坐畅谈。83岁的老人张宏元奶奶拉着社区干部的手说:“以前关门过日子,现在打开门都是亲人。”

如今的梅山花园小区,清晨有太极队在健身区舒展,午后有老人在长廊下读报下棋,傍晚有父母带着孩子在灯光球场追逐。墙面的“幸福愿景”彩绘与居民的笑脸相映成趣,曾经的“问题小区”成为全县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板间”。

这场温暖的“变形记”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当改造以民心为尺,当治理以党建为纲,老旧小区就能蜕变成有颜值、有温度、有内涵的幸福家园。正如居民们在留言墙上写的:“党把我们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这样的好日子,比蜜甜!”(王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