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传承渡江战役精神,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5月18日,望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第一小学,组织少年国防班队员、教职工代表、兵王工作室国防教育辅导员等60余人,开展“重走渡江路·淬炼强国心”4.2公里徒步活动,以脚步丈量红色记忆,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江畔课堂忆往昔,实景教学悟初心
清晨7时40分,队伍在校园操场完成集结。行至华阳高速大桥下原“十五军起渡点”时,教官现场讲解:“1949年4月21日23时,我四兵团十五军四十四师突击部队在此打响渡江第一枪,时值大雨滂沱,我军趁天黑雨急的有利时机,直扑对岸。当船队驶抵江心,从敌阵上接连飞起三四颗照明弹,敌枪炮向我渡江部队猛烈射击。突击队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终在23时50分成功登陆,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红旗插上香山、黄山主峰。”教官生动讲述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历程。随后队员们对着大军渡江地点齐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9时10分,队伍从起点正式出发,沿同马大堤防汛公路行进。途中,教官以江堤地形为天然课堂,讲解渡江战役中侦察警戒、战术穿插等历史细节,让学员在实景中深刻感悟“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革命信念。
实战任务炼意志,协作互助展担当
活动设置沉浸式军事体验环节。“简易行军地图”绘制任务中,学员分组协作标注路线节点,在实践中掌握地形勘察技能;“穿越敌控制地带”“穿越染毒地带”等模拟场景里,学员俯身快速隐蔽前进,切身感受战争年代的紧张态势;拉歌挑战点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过得硬的连队》等军歌此起彼伏,激昂旋律激荡江堤。
全程设立“先锋帮扶小组”,由体力较强学员组成互助队,主动为同伴分担物资、提供支援。当一名学员因体力不支放缓脚步时,退役教官立即上前示范科学行走技巧,队员们轮流搀扶、分享能量棒,“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在汗水中凝结成动人风景。
冲刺方阵振士气,精神传承向未来
临近终点前500米,随着冲锋号的响起,队员们高举红旗、喊着“缅怀先烈、强国有我”的口号向活动终点全力冲刺,鲜红旗帜与金色江堤交相辉映,勾勒出新时代青少年的热血担当。抵达终点后,望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曹伯宏为学员代表颁发“渡江精神传承者”奖状。曹伯宏在总结讲话中表示:“4.2公里是地理距离,更是跨越70余年的精神接力。渡江战役中‘军民一心、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永远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力量源泉。”
五年级国防班队员刘诗涵感慨道:“走在先辈曾战斗的土地上,使我更懂得和平来之珍贵。我们会把渡江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此次活动通过“退役军人引领+红色场景体验+国防实践教育”模式,将渡江战役精神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的实践课堂,不仅提升了青少年体能素质,更在行走中筑牢信仰之基。据悉,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第一小学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红色教育模式,通过“重走红色路线”“退役军人讲党史”等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永续相传。(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