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镇兴民社区: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 2025-05-20 11:19:04 责编: 余红霞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兴民社区扎实推进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创新工作方法、用活支部红色管家、多方协商议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基层社区治理新动能。

一、创新工作方法,打造特色品牌

兴民社区党委深入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着力打造“睦邻家园”党建品牌,建立完善“六化”基层治理平台(全员化摸排、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共治、制度化保障),推动社区治理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化共治的小区治理模式,让邻里更和睦、家园更和美。

在小区内设置“党员先锋岗”、认领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担任小区楼栋长、网格长,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加强与居民经常性联系,广泛收集梳理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和需求,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依托小区党支部阵地,整合辖区资源,开展乒乓球、绘画、插花等多种类型志愿服务活动,在充实志愿者队伍力量的同时,丰富小区居民文娱生活,共同构建起“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实践社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

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凝聚起“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治理合力。

二、用活支部管家,构筑红色堡垒

坚持把党的组织和阵地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按照“一小区一支部,一小区一阵地”原则,建立小区党组织19个、楼栋党小组26个。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建立小区党组织书记负责制,加强小区“一长两员”建设,发挥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作用,通过党组织网络与网格双融合,发挥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

加强党组织对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领导,推进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建设,推行“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法,按照一衣、一证、一卡、一簿、一牌、一群即“六个一”的要求,规范红色小管家履职,把问题发现在楼栋、服务提供在楼栋。积极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建成多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立家园议事厅、红色驿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室,集成议事协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

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红色小管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点对点了解居民需求,面对面纾解群众困难,做好精准服务,制定形成“问题收集、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将红色力量延伸到基层网格“神经末梢”,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多方协商议事,凝聚治理合力

兴民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红引擎”,创新机制激发居民主动参与治理的热情,让“旁观者”变为“当家人”。从居民群众最关切的点入手,聚焦小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实施更换老旧电梯、加强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安装电梯监控等事项,不断完善治理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将为民办实事放在工作首位,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提升民生温度。

建立社区党委领导、小区党组织主导,网格、业委会和物业协同,社区民警、党员先锋、红色小管家、居民骨干、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1+3+N”小区治理团队,搭建家园议事厅民主协商平台,通过“五步议事工作法”(居民公开提事、共同协商议事、民主表决定事、群策群力办事、办理结果公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共商共议共解难题,树立有事找党组织的意识,形成有事好商量的习惯,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持续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将群众“急难愁盼”变为“满意清单”,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温度。(裴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