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石屋坑村:奏响“红魂绿韵”协奏曲
来源: 2025-06-04 14:33:55 责编: 王霞

红色是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石屋坑的鲜明底色。这里曾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皖浙赣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中心,被人们称为“皖南(革命的摇篮”。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关英、刘毓标、李步新等革命先辈留下了战斗的足迹,镌刻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凝结着光照千秋的红色基因。如今,这个深山中的村庄,通过活化红色基因、深耕绿色本底、激发农文旅动能,以“红魂绿韵”的全新姿态,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近日,记者走进石屋坑村口,“老村长渔家乐”的招牌进入视野,老板娘胡秀仙正忙着给客人准备中餐。她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乡发展红色旅游后便回到石屋坑,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起了农家乐。“生意还可以,好的时候一年光餐饮收入可达10余万元。今年端午节已经预订了两间房,我这里回头客多,昨天入住的客人来自蚌埠,前年也来过,就是被这里的红色文化和农家特色所吸引,还可以带动农户的土特产销售。”胡秀仙指着家门口的小桥、流水笑着说,这里山好水好,自己平时没事就喜欢用手机拍短视频,发抖音、视频号,介绍家乡的山水、泉鱼、古道和红色景点,浏览量有好几万,还因此引来不少游客。“今年‘五一’期间,就有一个自驾游团队看到我发的抖音特地找来,自家住不下,还介绍到别的农家乐。”去年,她还承包了村集体的一家民宿,她相信,红色旅游会越来越火。

石屋坑始建于明朝末年,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还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红军议事厅”,田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翠华指着“石屋坑战斗路线图”说,“石屋坑与婺源里坑、大鄣山交界,从这里翻过那座山就是江西,德上高速贯通后,两地将会更近。”近年来,田里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为契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牵手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等成立皖浙赣三省边际纪念馆红色联盟,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对现存的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红军被服厂旧址、红军棚旧址等红色基础设施修复完善,打造“一亭两道三场馆六旧址”红色旅游线路,制作发布红色微电影、短视频、微党课,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去年,石屋坑入选安徽省“十五佳红色旅游康养基地”;今年年初,石屋坑村内沿线安装了五角星等红色元素特色照明灯具、地灯,“闪闪红星”点亮石屋坑的夜晚。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田里村接待参观人数达9.5万人次,接待研学人数达3000余人。余翠华表示,目前村里正打造南山谷景点,拟盘活村中闲置资源,招引新业态入驻,并谋划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红色为精神根脉,绿色是发展源泉。田里村背靠六股尖、面朝新安源,有山泉流水养鱼的传统,如今,泉水鱼、苞芦松、高山茶叶已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同时,村里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建成运营“生态美·信用生金”超市,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增强村庄“绿韵”气质。

赏生态景、走红军路、学红色史、尝泉水鱼、品红军餐……唤醒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开拓绿色产业发展渠道,“红魂绿韵”石屋坑正绽放夺目光彩。(舒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