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街道老垅村:土地延包“网签”落地 稳住群众“心”田
来源: 2025-06-12 10:17:28 责编: 王霞

“手机上点一点,合同就签好了,干部还上门教我们,省心又省力!”6月9日,在保定街道老垅村,村民陈大爷顺利完成土地二轮延包网签,对村里的贴心服务竖起大拇指。今年以来,老垅村紧扣“稳定承包关系、保障农民权益”核心,以“上门服务、阳光操作、干群同心”为抓手,扎实推进土地二轮延包网签工作,让“土地红利”真正落到群众心坎。

延包

上门服务“点对点”,打通便民“最后一米”。“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多跑一趟,群众就少操一分心。”老垅村包片干部小陈揣着政策手册,又一次走进独居老人王奶奶家。为破解“群众跑路难、操作不熟悉”问题,村里组建“村‘两委’+网格员+志愿者”服务专班,按片区划分8个“上门服务小组”,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服务清单”:对留守老人,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对照承包合同逐项核对地块信息,手把手协助完成手机认证、电子签名;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视频、电话连线等“云端服务”,远程指导网签流程,同步邮寄纸质材料,实现“人在外地、签约不愁”。截至目前,全村累计上门服务120余户,解决信息核对、流程操作等问题50余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政策红利”。

阳光公示“全透明”,晒出工作“明白账”。“土地台账贴在公示栏,每块地的面积、界线都清楚,我们心里踏实!”村民刘婶指着村民委员会的公示表说道。老垅村将“公开透明”贯穿工作全程,织密“宣传+公示+监督”阳光网——前期通过村民大会、院落会、垅乡议事会等载体,用方言土话解读“延包30年”“增人不增地”等政策,结合“土地收益稳定”“防止耕地流失”等案例,讲透延包对保障农户权益、稳定农业生产的意义,累计开展集中宣传8场,覆盖400余人次。

干群同心“解难题”,凝聚信任“一股劲”。“村干部办事公道,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人,我们信得过!”在老垅村,干群之间的信任,源于“实打实”的服务。村“两委”成员带头走村入户,以“拉家常”方式收集诉求:针对部分农户担心“延包后土地调整”,逐户讲解“承包关系长久稳定”政策细则;针对家庭人口变化引发的承包权争议,联合老干部、老乡贤介入调解,成功化解矛盾10余起。

下一步保定街道老垅村将以网签工作为契机,建立土地承包管理长效机制,同步谋划土地流转、产业规划等配套服务,让“稳稳的承包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压舱石”,为乡村振兴筑牢土地根基。(汪奉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