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涉水活动增多,为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连日来,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保定新城社区采用“立体化”工作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防溺水工作,确保防溺水工作防范在前、预防在前,守好安全之夏。
图为联合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防溺“向心力”
保定新城社区第一时间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统筹协调社区内各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形成“社区党委-网格-楼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个人的职责分工,将防溺水工作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同时,制定《保定新城社区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防溺水工作体系,为防溺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保定新城社区建立了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每月对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力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到位。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防溺水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广泛宣传教育,敲响防溺“警示钟”
保定新城社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线上,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警示案例、自救互救方法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同时,运用应急广播,播放防溺水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对家长和未成年人进行耳濡目染式宣传。
线下,保定新城社区组织志愿者深入小区、学校、菜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在小区内设置防溺水宣传展板,展示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此外,社区还联合辖区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们上防溺水安全课,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现场演示自救互救方法、开展知识问答等形式,增强中小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保定新城社区还组织开展了“防溺水知识进家庭”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同时,向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告知书》,签订《防溺水安全承诺书》,切实提高家长的安全监护意识。
加强巡查防控,筑牢防溺“安全线”
保定新城社区对辖区内的长江沿岸池塘、沟渠等危险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详细的水域台账,标注水域位置、面积、水深、防护设施等信息。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置安全警示牌,配备救生圈、救生杆、安全绳等救援设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防溺水巡查队,采取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危险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劝阻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戏水等危险行为。同时,建立巡查记录台账,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巡查情况等信息,确保巡查工作可追溯、有实效。
此外,保定社区还与周边企业、单位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保安、单位门卫等力量的作用,共同参与防溺水巡查防控工作。通过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溺水工作的良好局面。
完善应急处置,提升防溺“战斗力”
保定新城社区制定了防溺水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救援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在演练过程中,模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场景,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开展救援工作,包括现场救援、医疗救护、信息报告等环节,确保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能够做到快速、科学、有效地处置。
同时,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医院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单位,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定新城社区采取“立体化”工作模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实抓好防溺水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持续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不断夯实防溺水工作的基础,以“零容忍”的态度、“零发生”的决心抓实抓好防溺水安全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生活、茁壮成长。(李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