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明光市医疗保障局创新施策、多点发力,以精细化管理优化医药价格生态,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提升群众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靶向施策,推动政策精准落地。针对《关于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流程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明光市医保局通过构建“培训+监管”双轮驱动机制狠抓落实,多措并举,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见实效。组织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对国家及安徽省出台的医药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进行深度解读,明确价格调整项目、标准及执行时限,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加价、自立项目收费等乱象;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医保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医疗机构医药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对价格异常波动、收费不规范的机构迅速启动现场核查程序,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今年以来,开展3场专题培训,涉及400余人次,智能监管审核数据4118条。
科技赋能,开启智慧购药新体验。为破解群众购药“比价难”问题,明光市医保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医保”优势,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滁州“药品比价通”小程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药品价格查询服务。该小程序整合了全市125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信息、联系方式、营业时间等信息,打造“指尖上的购药指南”。群众只需在手机端输入药品名称,小程序即可按“距离最短、价格最优”原则智能推荐购药方案,清晰展示不同药店同一药品的价格对比,实现“货比三家”零跑腿。针对慢性病患者购药频次高、费用负担重的特点,小程序同步提供药品规格、生产厂家、适应症等详细信息,帮助患者科学选择高性价比药品。
长效治理,构建医药价格服务治理长效机制。明光市医保局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多维度筑牢医药价格治理长效机制。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医疗机构和药企价格监管,保持高压态势,结合滁州市医保局工作部署,今年以来开展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专项治理2次,涉及20种药品;另一方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DRG/DIP付费模式,从机制上遏制“过度用药、逐利性医疗”现象。同时,持续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覆盖范围,今年以来,共采购国家集采、省集采、长三角联盟等集采药品326.97万片(支/盒/瓶),金额3125.92万元,平均降幅51%;采购冠状动脉药物支架、起搏器、扩张球囊、人工晶体等耗材13626件(枚),金额306.9万元,平均降幅70%;节约采购金额3292.93万元,让改革红利进一步向群众倾斜。(张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