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南七街道老年学校的教室里,二十余位银发学员正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干花与素面团扇。学员李敏(化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片淡紫色的勿忘我,轻轻摆放在扇面上,又抬头向身旁的年轻志愿者投去询问的目光。这一幕,正是“巧手绘清凉 团扇寄雅情”主题活动的生动剪影,也是当代老年教育创新实践的微观呈现。在这一方小小的团扇之上,承载的不仅是干花与绢布的简单组合,更是一部流动的文化史诗与生命智慧的传承。
七十三岁的退休教师王先生一边调整扇骨角度一边感慨:“年轻时读杜牧的‘轻罗小扇扑流萤’,今天亲手制作才知道这‘轻罗小扇’的工艺之精妙。”这种历史认知与手工实践的结合,使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遥不可及的知识点,而成为可触摸、可创造的生活体验。当老人们了解到他们手中的团扇正延续着两千多年的工艺传统时,眼神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学习的热情,更有一份文化传承的庄重感。六十八岁的周韵芳(化名)将银杏叶与兰草组合成扇面图案,解释说:“这叫做‘金风玉露’,银杏代表坚韧,兰草象征高洁,是我们这代人的人生写照。”当作品完成后,学员们互相欣赏点评,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与欢笑声,构成了最动人的晚年生活乐章。
一把小小的团扇,不仅带来夏日的清凉,更承载着文化、健康与温情。南七街道老年学校的这场活动,让老年学员们在动手创作中收获了成就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社区温暖。未来,类似的活动还将持续开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结合,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正如活动主题“巧手绘清凉 团扇寄雅情”所寓意的——在慢时光里,用双手创造美好,让艺术与健康陪伴每一位长者优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