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文明集市服务如火如荼……在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一幅幅和谐动人的画面播撒着文明,温暖着人心,潜移默化中,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悄然在居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拓展实践阵地,打造文明实践“聚集地”。阵地是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保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原则,保定街道高标准建设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个文明实践点和2个文明实践广场,实现全覆盖,为文明实践搭建起广阔“大舞台”。各村(社区)实践站内,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硬件支撑。此外,各村(社区)实践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场所,巧妙整合资源,精心打造集学习、活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在这里,居民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汲取知识养分;可以投身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精神世界;可以享受贴心周到的服务,感受关怀与温暖。
“贴心”活动供给,打通文明实践零距离。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保定街道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群众需求,以活动为重要抓手,围绕“学宣践乐化”五项重点,持续不断推出项目清单,让实践所(站)“搭台”,党员志愿者“带头”,群众志愿者“唱戏”,推动居民群众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角”,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移风易俗、环境整治、文化活动、义诊义剪、上门代办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了满足居民对于精神文化方面不断增长的美好需求,发挥传统节日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各村(社区)依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辞旧岁迎新年 写春联送祝福”、“巧手做汤圆 团出幸福味”、“巧手齐相聚 巾帼展风采”“绿色追思承传统 文明新风润民心”“粽香情浓迎端午 幸福和谐邻里情”等主题活动,让节日更“温暖”,让文明再“升温”。此外,各村(社区)组织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小区广场、公园广泛党的方针政策、移风易俗、防诈骗、禁毒宣传等知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
厚植文明乡风,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以前的红白事大家都爱比排场,烟酒档次也是就高不就低,饭菜根本吃不完,太浪费了。”长此以往,村民们深感红白喜事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近年来,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移风易俗行动为抓手,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等措施,依托“板凳会”、“三方议事会”、“业委会”等平台,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居民群众从乡村治理的“局外人”变成“主人翁”,焕发文明新气象。同时,各村(社区)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乡风文明户”“身边好人”选树活动,通过各村(社区)轮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邀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现场演讲,把好人、模范搬上“讲台”、走进群众中间,讲述自身故事,以“好人效应”推动形成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从“板凳会”倾听民声,到“文明积分”激发群众参与;从“好人效应”引领风尚,到实践阵地全域覆盖......一场场可感、可触、可观、可及的主题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千家万户,让文明之风可触可感。
文明浸润人心,实践凝聚力量。下一步,保定街道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的服务理念,不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王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