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芜湖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保定街道团洲村坚持党建引领,从“微”处着手,搭平台、开课堂、抓治理,从小处着手,从细处使力,激活乡村发展“微动能”,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
搭建“微平台”,汇聚多方力量。持续推广“同心板凳会”“三方议事会”等常态化机制,将其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长效载体,推动党员干部与辖区党员群众围坐畅谈。一改往日“干部讲、村民听”的单向模式,创新采用“典型人物+经典故事+干群互动”的交流形式,在零距离沟通中精准捕捉群众心声与呼声,现场破解生活“糟心事”,更在相互交流中汇聚起向上向善“新”力量,由此构建起“干不干由村民提议、怎么干让村民商议、好不好听村民评价”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共收集群众诉求8条,已解决6条。依托党群文化广场、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精心组织“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艺活动3场次。充分盘活农家书屋平台资源,组织志愿者与少年儿童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教、文明乡风等文化活动4场次,将“有感情、有温度”的文艺作品送到党员“家门口”。
开设“微课堂”,强化教育管理。打造家庭“微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温度。为解决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参加集中学习难的问题,组织青年党员组建送学队伍,开展送学上门15次,以话家常的方式分享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确保年老体弱党员学习“不掉队”“不缺课”。打造广场“微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广度。2025年以来,让党性强、素质高、口碑好的老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小区广场、凉亭等场所开展“微党课”3场次,将党课课堂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讲述身边红色故事、宣讲先进事迹、传递党的先进理论。打造指尖“微课堂”,让党员教育更有深度。依托线上学习载体,延伸党课服务“触角”,让党员干部齐聚云端、打卡报到、隔屏参学。利用流动党员“8小时”以外时间,开展“线上党课”活动,及时推送学习教育、时事资讯等相关内容35次,让党员流动不流失、思想不松动、作用能发挥。
推行“微治理”,擦亮文明底色。充分吸纳预备党员、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创业有成人士等群众参与治理,将宣传方针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发展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项目均纳入基层治理内容。坚持“群众评群众”,让群众唱主角,广泛开展“五星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目前,团洲村已评选出“安徽好人”1人,“芜湖好人”5人,“三山好人”1人,市级“文明户”3户,树立崇德向善的良好乡风。全面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党务、村务、财务管理,扎实开展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村务一事一公开和财务月公示制度,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团洲村已公示各类救助补贴发放、困难慰问等事项共70余件,畅通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渠道,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陈娩彤)
